天安字典

《送朱文石太史奉使襄藩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6:17:45

诗句

宝册金章降圣朝,岘山襄水郁岧峣。

襄江浪偃迎龙节,岘首云开接使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7:45

原文展示:

宝册金章降圣朝,
岘山襄水郁岧峣。
襄江浪偃迎龙节,
岘首云开接使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圣朝的恩赐下,宝册和金章纷纷降临的盛况。岘山和襄水的景色幽美而壮丽。襄江的波浪轻轻荡漾,迎接着龙节的到来,而岘首的云层也在此时拨开,为接待使者的车驾开路。

注释:

  1. 宝册金章:指皇帝的诏书和命令,象征着朝廷的恩赐。
  2. 圣朝:指明代的皇朝,意指政权的盛世。
  3. 岘山:位于湖北省的山脉,风景如画。
  4. 襄水:指襄阳的水,代表着自然的壮丽。
  5. 襄江:襄阳的江水,象征着迎接的气氛。
  6. 浪偃:浪潮轻轻平息,形容江水的柔和。
  7. 龙节:指龙的节日,象征着吉祥的庆典。
  8. 岘首:岘山的山顶,象征着高耸的视野。
  9. 使轺:使者的车驾,表示接待的隆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承恩(约1550-1625),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展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之际,诗中表达了对使者奉命出征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国家荣光的向往和对使者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气势磅礴的笔触描绘了明代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开头的“宝册金章降圣朝”便设定了诗的基调,彰显出皇权的威严与荣耀,接着岘山与襄水的描绘则将这种荣耀与自然的壮丽相结合,展现出明代的山水之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襄江的波涛与龙节的到来形成了欢庆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安乐。而“岘首云开接使轺”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相结合,表现出迎接使者的热烈场面,体现了古代礼仪之美。

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还有对国家前途的祝福,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艺术手法,正是孙承恩诗歌的特色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册金章降圣朝:皇帝的诏书和命令降临,象征着明朝的繁荣。
  2. 岘山襄水郁岧峣:岘山和襄水的高耸壮丽,描绘出自然的美景。
  3. 襄江浪偃迎龙节:襄江的波浪轻轻荡漾,迎接着节庆的到来。
  4. 岘首云开接使轺:山顶的云层拨开,为迎接使者的车驾开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宝册金章”比喻皇权的威严。
  • 拟人:将江水的波浪拟人化,表现出温和的气氛。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庆典活动,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祝愿与对使者的尊敬,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宝册金章:象征国家的权威与荣耀。
  2. 岘山襄水: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3. 襄江浪:象征着波澜壮阔的庆典气氛。
  4. 云开: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宝册金章”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名字
    B. 皇帝的命令
    C. 使者的车驾
    答案:B

  2. “岘山襄水”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观? A. 高山和江河
    B. 沙漠和草原
    C. 城市和乡村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龙节”象征什么? A. 春节
    B. 吉祥的庆典
    C. 农忙季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
  2. 王维《山居秋暝》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感悟;而孙承恩的这首诗则更强调国家的荣光与人文盛典,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绪。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孙承恩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解析》
  3. 《诗词的美学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泊湖口 偕任子田游东阿山中 河间道中遇雷雨作 空翠亭 秋闺 病起呈灵舒紫芝寄文渊 玉楼春 宫词二首 阮郎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细弱 溉济 拘文牵俗 班开头的成语 真凭实据 饥寒交切 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饮啖兼人 煮粥焚须 巳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意急心忙 换授 群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