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37
原文展示:
皇甫太博知苏州 杨亿 〔宋代〕
长洲连岁得贤君,十万人家煦若春。 激箭波狂浮书舸,散丝雨细逐朱轮。 郡斋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落暗尘, 未得休官作逋客,河梁归思满鲈蒪。
白话文翻译:
长洲连续几年得到了贤明的君主,十万户人家如同沐浴在温暖的春光中。 波涛汹涌如同激射的箭矢,书船在狂风中漂浮,细雨如丝追逐着红色的车轮。 郡斋的诗石上铺满了轻柔的苔藓,公宴上的歌声在暗尘中飘落, 未能休官成为逃亡的客人,河上的桥梁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鲈鱼的香味。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任苏州知州时所作,表达了对贤明君主的感激和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亿任苏州知州期间,他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和支持,使苏州地区繁荣昌盛。诗中表达了他对这种治理成果的自豪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苏州繁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贤明君主的感激之情。首联以“长洲连岁得贤君”开篇,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敬仰。颔联和颈联通过生动的意象,如“激箭波狂”、“散丝雨细”、“郡斋诗石”、“公宴歌喉”,描绘了苏州的繁华和文化的繁荣。尾联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苏州繁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贤明君主的感激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向往归隐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长洲连岁得贤君”中的“长洲”指的是哪里? A. 南京 B. 苏州 C. 杭州 D. 扬州
诗中“激箭波狂浮书舸”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未得休官作逋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厌倦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贤君的感激 D. 对归隐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