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4:34
胡蝶儿
作者: 张泌 〔唐代〕
胡蝶儿,晚春时。
阿娇初著淡黄衣,
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
双双对对飞。
无端和泪拭燕脂,
惹教双翅垂。
《胡蝶儿》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场景,诗中的“胡蝶儿”指的是春天的蝴蝶。诗开始时提到春天的傍晚,阿娇(可能是诗中人物名或代指美丽女子)刚刚穿上淡黄色的衣裳,依偎在窗边学习画画。她的姿态如同花间的蝴蝶,成双成对地飞舞。最后一句提到她无缘无故地用泪水拭去脸上的胭脂,似乎是因为心情的低落,导致双翅垂落,暗示着内心的忧伤。
张泌,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多描写爱情和自然,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细腻的情感。
《胡蝶儿》创作于晚春,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美丽女子阿娇的赞美,同时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胡蝶儿》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又蕴含着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以“胡蝶儿,晚春时”引入,营造出温暖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阿娇的出现,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对女性美的歌颂。她穿着淡黄衣,依窗而立的形象,令人联想到春天的花朵与蝴蝶,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灵动的美。
“倚窗学画伊”一句,暗示阿娇在学习画画,同时也象征着她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的“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则通过比喻,将阿娇与蝴蝶相提并论,表现出她的轻盈与灵动,仿佛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春天的一部分。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无端和泪拭燕脂,惹教双翅垂”则转向一种忧伤的情感,阿娇无故流泪,似乎是因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美丽中透出一丝 melancholy,反映出人们在美好时光中难以避免的伤感。
胡蝶儿,晚春时。
引入春天的场景,蝴蝶的出现象征生命的活力。
阿娇初著淡黄衣,
描述美丽女子阿娇的形象,淡黄色衣裳增添了春天的柔和气息。
倚窗学画伊。
阿娇倚窗而立,专注于画画,展现出她的才情与爱情的渴望。
还似花间见,
用“花间见”比喻她如同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生动传神。
双双对对飞。
表达了一种成双成对的美好意境,象征爱情的甜蜜。
无端和泪拭燕脂,
阿娇的泪水与胭脂相混,暗示她的内心有着难以言表的悲伤。
惹教双翅垂。
形容她的心情低落,失去活力,寓意深沉。
整首诗通过阿娇的形象揭示了春天的美丽与感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生命中的短暂与无奈。
“胡蝶儿”象征着什么?
A. 美与自由
B. 悲伤与孤独
C. 努力与奋斗
阿娇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A. 白色
B. 淡黄色
C. 红色
诗中提到的“燕脂”指的是什么?
A. 粉底
B. 胭脂
C. 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