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56:12
泛月
最爱金月,闲移玉镜舟。
目同初魄洁,心与素秋谋。
露芰香吹远,风萤影度浮。
去年即此夕,举首盼西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明亮的月亮的喜爱,悠然自得地划着小船,感受着月光的清澈和宁静。目光如同初升的明月那般洁净,心中则与秋天的清爽情景相互交织。露水滋润着香芰,微风轻拂,萤火虫的影子在水面上摇曳。回想起去年此时,仰望着月亮,期待着它的西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金月”和“玉镜”都是古代文人常用来描写月亮的意象,象征着美好和宁静。“露芰”则与古诗中的田园诗意相关,常用以表现自然的清新与幽静。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擅长诗词,文学造诣较高。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泛月”创作于乾隆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美的向往。此时国富民强,文人雅士常在月下吟诗作对,陶冶情操。
这首《泛月》展现了作者对月亮的深切喜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金月”、“玉镜舟”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作者的目光如同“初魄”般洁净,暗示了他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真挚向往。诗中描绘的“露芰”与“风萤”,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也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一句“去年即此夕,举首盼西流”更是将思绪引向过去,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整首诗充满了怀旧的情绪。总的来说,诗作通过清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最爱金月,闲移玉镜舟。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喜爱,悠然自得地在水面上划着小船,享受着月光。
目同初魄洁,心与素秋谋。
眼前的景象如同新月般洁净,内心则与秋天的清新氛围相互交融,暗示思绪的清澈和宁静。
露芰香吹远,风萤影度浮。
露水的清香随风飘散,萤火虫的影子在水面上飘动,呈现出夜晚的静谧与生动。
去年即此夕,举首盼西流。
回忆起去年此时,仰望月亮,期待着它西沉,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月下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月”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明亮的月亮
C. 星星
“心与素秋谋”中的“素秋”指的是?
A. 秋天的颜色
B. 秋天的衰败
C. 纯净的秋天
诗的最后一句“举首盼西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泛月》更侧重于月亮的描绘和对自然的感受,而《山居秋暝》则更强调山水之美与隐逸生活的哲理。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