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8:21
夏日道中 作者: 张弘范 〔元代〕
六月长安道,功名两字催。
云头烘赤日,马首渗黄埃。
汗额挥淫雨,饥肠转殷雷。
输他河朔客,冰酒泻荷杯。
六月时节,走在长安的道路上,心中想着功名的两字,感到无比的催促。
云头上烘烤着赤热的太阳,马首上渗出黄土的尘埃。
额头上的汗水像是淫雨般不断流下,饥饿的肠胃犹如雷声般翻滚。
比起那些来自河朔的客人,他们在炎热中饮着冰酒,仿佛在享受清凉的荷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河朔客”可以理解为对北方豪杰的描绘,表现出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对比。
作者介绍: 张弘范,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创作见长,常描写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风格简洁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盛夏,反映了诗人行旅中的身心感受,表达了对功名的渴望与对炎热的无奈,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竞争压力与个人的苦闷。
《夏日道中》一诗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盛夏炎热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矛盾。开篇即以“六月长安道”引入,描绘了炎夏行旅的背景,暗示着诗人心中对功名的渴望与焦虑。第二句“功名两字催”道出诗人在追求功名时所感受到的压力与紧迫感,似乎是在告诉读者,功名的追逐常常伴随着无尽的辛劳和苦闷。
接下来的“云头烘赤日,马首渗黄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炽热的阳光和沙尘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压迫感,似乎在暗示行旅的艰辛。而“汗额挥淫雨,饥肠转殷雷”则通过比喻强化了诗人身心的疲惫与饥饿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功名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输他河朔客,冰酒泻荷杯”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北方客人清凉生活的羡慕,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整首诗如同一幅夏日行旅的画卷,既有景色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张弘范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描绘盛夏的旅途为背景,表现了对功名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个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困惑。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生活状态下的羡慕与失落,表现出深刻的社会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道”是指什么地方?
A. 现代城市
B. 古代都城
C. 乡村小路
“功名两字催”中的“功名”指什么?
A. 财富
B. 名声与成就
C. 友情
诗中提到的“河朔客”是指哪些人?
A. 南方的商人
B. 北方的豪杰
C. 旅途的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早发白帝城》相比,张弘范的《夏日道中》更侧重于对旅途艰辛的描写,而李白则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两首诗在主题上有差异,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