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5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55:42
一萼红 秋海棠
作者:华胥 〔清代〕
启扉筠,怕尖风零雨,愁绝倚栏人。
翠袂笼寒,粉容倦昼,泪眸依旧伤春。
相怜处双鬟移照,篝影暗曾误湿仙裙。
冷艳啼螀,晴娇舞蝶,总是销魂。
谁料蘋波乍起,奈山斋秋寂,几度逡巡。
懒向妆楼,偏留苔径,依徊帘底温存。
任参差轻盈低亚,逗疏萤藻井又黄昏。
能共兰荪结佩,惆怅芳辰。
打开门扇,怕那尖锐的风和细雨,愁苦地倚靠在栏杆上。
翠绿色的衣袂笼罩着寒意,粉腮显得疲倦,泪眼依旧在伤春。
在相怜之处,双鬟的影子移动,篝火的影子暗暗地曾误湿了仙裙。
冷艳的虫鸣,晴天里舞动的蝴蝶,都是令人销魂的景象。
谁知道水波突然起伏,怎能忍受山中书斋的秋寂,几度徘徊不去。
懒得前往化妆楼,偏偏留在苔藓的小径,依然徘徊在帘底温存。
任凭轻盈的身影参差不齐,嬉戏的萤火虫和昏黄的天色。
能与兰草结佩,令我惆怅于这芳香的时光。
华胥,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记载,但其作品常反映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一萼红 秋海棠》写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秋天孤寂的感受。此时社会环境中,女性的地位在逐渐提高,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孤寂与女性心灵的复杂情感。开头几句通过“启扉筠”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风细雨中的惆怅和孤独,显得脆弱而又无助。接着,诗人描绘了女子因春去秋来的失落与思念,情感愈发深沉。“泪眸依旧伤春”,显示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美好过去的哀伤。
在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冷艳啼螀”和“晴娇舞蝶”,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秋天的冷清与女性内心的柔情。尤其是“篝影暗曾误湿仙裙”的意象,描绘了女子在烛光下的恍惚与迷离,似乎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后面的几句则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彷徨,在“懒向妆楼,偏留苔径”的表达中,诗人似乎对繁华的妆楼感到厌倦,更愿意沉浸在自然的苔藓小径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情感挣扎与内心世界。
启扉筠,怕尖风零雨,愁绝倚栏人。
翠袂笼寒,粉容倦昼,泪眸依旧伤春。
相怜处双鬟移照,篝影暗曾误湿仙裙。
冷艳啼螀,晴娇舞蝶,总是销魂。
谁料蘋波乍起,奈山斋秋寂,几度逡巡。
懒向妆楼,偏留苔径,依徊帘底温存。
任参差轻盈低亚,逗疏萤藻井又黄昏。
能共兰荪结佩,惆怅芳辰。
诗歌表达了女性在秋天这一特定时节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彷徨。通过细腻的意象,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充满情感张力的画面。
诗中“启扉筠”意指什么?
A. 打开竹门
B. 关闭竹门
C. 走出门外
D. 进入屋内
“冷艳啼螀”中的“冷艳”形容的是哪种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兰荪”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衣物
B. 友谊与情感
C. 自然的景象
D. 诗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