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1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14:31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梅花盛开时的情景,山茶花像茧一样包裹,寒冷的枝头上刚刚绽放出一朵花。诗人借着老眼的观察,趁着年华的流逝,每天穿着草鞋踏在青苔和苔藓上。花神似乎在催促着年迈的山翁,不去计较春风的深浅,树头的花朵在月明下纷纷摇曳,冰雪和琼瑶恣意裁剪。痴公没有完成的事情,愿意和花一起度过十天。面对夜晚的风雨,诗人选择在花阴下点燃蜡烛。攀枝摘花的兴致似乎无穷无尽,满把香花传递给衣衫。星星点点的霜鬓无法插上簪子,轻轻拨动疏落的花瓣,举杯畅饮。孩子们不要唱吴地的歌声,山翁正在与花神结盟。心中愁苦如片片风中的落花,留取北枝宽阔作程。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明朗的诗风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尤其擅长表现花草树木的美。
此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酒助兴,抒发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与山茶的盛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场景富有层次感,既有花的绽放,也有老人的回忆。诗人通过“秉烛饮梅下”这一意象,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情景,充满了对友谊与人生的思考。诗中反复出现的“花神”、“痴公”等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交融,情感也由欣喜转为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对花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表达了在逆境中仍能绽放的精神。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弥逊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