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1: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1:40:49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雄鹄于于,雌鹄舒舒。
两鹄比翼,其巢同株。
五见树叶荣而枯,
嗟尔比翼而不生雏。
比翼将乖,雌雄羁孤。
中夜雌啸,雄将曷如。
宁为不雏,死作两孤,
不愿八九子为秦乌。
雄鹄在空中翱翔,雌鹄在静静地展翅。
两只鹄鸟比翼飞翔,它们的巢在同一棵树上。
五次见到树叶繁茂而又枯萎,
可叹你我比翼飞行却没有小鸟出世。
比翼将要分开,雌雄孤独相依。
半夜里雌鹄悲啼,雄鹄又该如何应对?
宁可不生小鸟,甘愿作两只孤鸟,
不愿有八九只小鸟却成为秦国的乌鸦。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次山,号天池,生于元代中期。他以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常常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诗中描绘的鹄鸟形象,正是他对爱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别鹄操》以鹄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慨。开篇描绘了雄鹄与雌鹄的双飞,展现出一幅美好的爱情画面。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这种美好却被孤独与无奈所取代。诗人通过“比翼将乖,雌雄羁孤”这一句,深刻揭示了爱情中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感。雌鹄的啼鸣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悲凉,雄鹄此时的无助与迷茫,使得整体情感更加沉重。
全诗最后一句“宁为不雏,死作两孤,不愿八九子为秦乌”,更是将爱情与生命的选择推向极致,表现出即使孤独也不愿意追求世俗的繁华与不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与对孤独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以及现实中不可避免的失落。
诗词测试:
《别鹄操》中的“鹄”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提到的“比翼将乖”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