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成都送别费冠卿》

时间: 2025-04-26 05:14:25

诗句

红椒花落桂花开,万里同游俱未回。

莫厌客中频送客,思乡独上望乡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25

原文展示:

红椒花落桂花开,万里同游俱未回。
莫厌客中频送客,思乡独上望乡台。

白话文翻译:

红椒花已经凋落,桂花则正当盛开。远游的朋友们都还未归来。不要厌烦我在这里频频送别客人,思乡之情让我独自登上望乡台,遥望故乡的方向。

注释:

  • 红椒花:指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到来。
  • 桂花:象征着丰收和团圆,桂花通常在秋季盛开,寓意美好。
  • 万里同游:形容与朋友一起远游,游历的距离非常遥远。
  • 望乡台:是望向家乡的地方,表达思念和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畅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因其作品多以旅途、离别和思乡为题材而受到关注。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透出浓厚的乡愁和对友人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士人们常常出游,结交朋友。而离别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离别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红椒花落”和“桂花开”作为开头,巧妙地运用了季节的变迁来引入主题。红椒花的凋零和桂花的盛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万里同游俱未回”,则通过对远行朋友的思念,增强了离别的情感深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

“莫厌客中频送客”一句,表明了诗人虽然心中有对故乡的思念,但仍然尽心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这种表现也突显了诗人的宽容和热情。而“思乡独上望乡台”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登临高台,遥望故乡,既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显示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渗透了深厚的人情味。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友情与乡愁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椒花落桂花开: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季节的更替。
  2. 万里同游俱未回:表现对朋友的思念,强调距离的遥远。
  3. 莫厌客中频送客:表达对来访朋友的热情,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孤独。
  4. 思乡独上望乡台:通过登高望远,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的“红椒花落”和“桂花开”、次句的“万里同游”和“俱未回”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的描写(花、台)与情感的结合,使得诗歌富有生动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深刻展现了离别时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诗人用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椒花:象征着春天的结束,暗示着离别的开始。
  • 桂花: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望乡台:象征着思乡之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宋代
    • B. 明代
    • C. 唐代
    • D. 元代
  2.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 A. 牡丹
    • B. 桂花
    • C. 梅花
    • D. 红椒花
  3.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 A. 朋友
    • B. 故乡
    • C. 爱情
    • D. 自己

答案:

  1. C. 唐代
  2. D. 红椒花
  3. B. 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壮志未酬的心情,而陆畅的作品则更加细腻,主要映射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 酬人寿见过 踏莎行 其三 送春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自莲花洞至好汉坡,倏雨倏晴,光景奇绝 踏莎行 暮春 踏莎行 踏莎行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沥的词语有哪些 沥胆濯肝 足足有余 尸字头的字 风飑电击 采字旁的字 伺瑕导隙 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露的成语 孟嘉落帽 王字旁的字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自字旁的字 炙浪 吐肝露胆 炮炙 不起劲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