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01:36
水绕荒城柳半枯,锦帆去后故宫芜。
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
水流环绕着荒废的城墙,柳树已经半枯,锦帆离去后,故宫也显得杂乱无章。
奢华的享受终究比不上渔夫的简单生活,长久地保持着秋风中那一幅蒲苇的清新。
高启(公元1487年-公元1537年),字汝舟,号逢辰,明代著名诗人。高启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与其同时代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相提并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经济繁荣与贫富差距加大。诗人通过描绘荒城与奢华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人心的变化。
《姑苏杂咏·锦帆泾》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水绕荒城、柳树半枯的景象,给人一种苍凉与萧条的感觉,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文明的消逝。接着,诗人提到“锦帆”,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描绘,更是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感叹。故宫的杂乱无章,恰恰反映出繁华背后的无奈与失落。
而后两句则以“穷奢毕竟输渔父”引出了诗歌的中心思想。诗人通过对比奢华生活与渔父的简单生活,表达了对奢华的批判和对自然、纯粹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在明代的诗歌中并不少见,反映了诗人对时代风潮的反思与对人生态度的抉择。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水、柳、锦帆、故宫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展现了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奢华生活的反思,倡导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敏锐洞察。
选择题:诗中“锦帆”最可能象征什么?
A. 自然
B. 奢华
C. 贫穷
D. 战争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长保秋风一幅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渔父”生活是奢华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