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43
磨著墨,木砚瓦。窗前竹,我看真个潇洒。试问点茶人人,得行行行者。慈悲慈悲不可舍。作善缘敲盏何须音哑。试问自在逍遥,教积善得也。
用磨好的墨,放在木制的砚台上。窗前的竹子,我看到它真是潇洒自在。我想问点茶的人,得到的是如何的行者。慈悲的心情是不可舍弃的。做善事的人敲盏时何必让音调沉默。我想问那些自在逍遥的人,积累善行能得到什么呢?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内容涉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对慈悲、善行的重视,反映出元代文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文人通过点茶、磨墨等日常活动,传达出一种高雅而充实的生活理念。
王哲,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盛世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受到了唐宋诗人的影响,通常以清新、雅致见长,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这首《红窗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恬静而富有文人气息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开篇“磨著墨,木砚瓦”,通过对工具的描写,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书卷气和生活气息。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试图探讨生活的意义,尤其是对“慈悲”的重视,强调了道德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生活的细腻观察,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使得读者能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
整首诗揭示了在繁忙生活中,追求内心宁静与道德善行的重要性,强调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磨著墨”中的“磨”指的是什么?
诗中“慈悲不可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王哲与王维的诗歌均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王哲更注重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