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4-24 02:00:00

诗句

三载光阴东逝水,问君事业何如。

七长八短数茎须。

更无真面目,负此好头颅。

记得当年携酒处,宵深月满平湖。

白莲香嫩著花初。

今宵残月在,梦到济南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00:00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三载光阴东逝水,问君事业何如。
七长八短数茎须。
更无真面目,负此好头颅。

记得当年携酒处,宵深月满平湖。
白莲香嫩著花初。
今宵残月在,梦到济南无。

白话文翻译:

三年的光阴如东流的水般逝去,问你如今的事业如何。
胡须长短不一,难以算清。
更没有真实的面目,辜负了这美好的头颅。

记得那年我与朋友携酒而来,夜深时分,明月照满平湖。
白莲花香气鲜嫩,正是花开的时节。
而今夜的残月依旧在,梦中却已经不再回到济南。

注释:

  • 三载光阴:三年的时光。
  • 东逝水:比喻时间流逝,水向东流去,象征时间无情。
  • 事业何如:问对方事业的进展如何。
  • 七长八短:形容胡须杂乱无章。
  • 真面目:指真实的身份或本质。
  • 好头颅:指人的头脑或智慧。
  • 携酒处:指携带酒水的地方。
  • 平湖:指平静的湖面。
  • 白莲香嫩:指白莲花开时的香气和嫩滑的花瓣。
  • 济南:地名,指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城市。

典故解析:

  • 东逝水:出自《庄子》,象征时间的流逝无情。
  • 白莲:在中国文化中,白莲象征纯洁和美好,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1899-1986),字白石,号渔樵,近现代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与创作。他的诗词多反映个人感受与时代变迁,风格兼具古典与现代。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对人生和事业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开篇即以“东逝水”引入,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逝去。这种时间的流逝令诗人不禁反思自己的事业与人生进程。在“七长八短数茎须”的描写中,诗人以胡须的杂乱象征着他对人生的无奈与困惑。接下来的“更无真面目,负此好头颅”的自问自答,暗示了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追求真实的渴望。

第二部分则回忆起与友人共饮的美好时光,明月与平湖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反衬出现实的残酷与孤独。“白莲香嫩著花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但最终却在“今宵残月在,梦到济南无”中回归残酷,说明那些美好的回忆已无法回归现实。

整首词借助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价值与美好回忆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载光阴东逝水”:抒发时间如水般逝去,感叹人生短暂。
    • “问君事业何如”:询问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 “七长八短数茎须”:形象地描绘了胡须的杂乱,表现出生活的无序与困惑。
    • “更无真面目,负此好头颅”:表达了对自我身份与价值的迷茫与失落。
    • “记得当年携酒处”:转向对美好往昔的回忆,温暖且怀旧。
    • “宵深月满平湖”: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环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
    • “白莲香嫩著花初”:用白莲花的美好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今宵残月在,梦到济南无”:结束于对现实的失落感,梦境与现实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东逝的水,深刻而形象。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美好回忆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时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情。
  • 胡须:象征着人生的无序与困惑。
  • 明月、平湖: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 白莲:象征着生命的纯洁与美好。
  • 残月:象征着失落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临江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顾随
    C. 杜甫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白莲”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纯洁与美好
    D. 痛苦

  3. 诗人怀念的是什么时光? A. 战争年代
    B. 携酒共饮的美好时光
    C. 青春年少
    D. 读书时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时间与人生的主题,但其风格更为豪放,展现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侧重于女性内心的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顾随诗词选》
  • 《临江仙解读与赏析》

相关查询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十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九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七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六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四 失调名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 将至酇城和德麟韵 经史阁 秋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反犬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耳刀旁的字 荔枝香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六辅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霜候 止雨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攴字旁的字 杀人劫财 遭逢际会 豆字旁的字 无补于事 推宗明本 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幺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