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0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00:00
临江仙
三载光阴东逝水,问君事业何如。
七长八短数茎须。
更无真面目,负此好头颅。
记得当年携酒处,宵深月满平湖。
白莲香嫩著花初。
今宵残月在,梦到济南无。
三年的光阴如东流的水般逝去,问你如今的事业如何。
胡须长短不一,难以算清。
更没有真实的面目,辜负了这美好的头颅。
记得那年我与朋友携酒而来,夜深时分,明月照满平湖。
白莲花香气鲜嫩,正是花开的时节。
而今夜的残月依旧在,梦中却已经不再回到济南。
作者介绍:顾随(1899-1986),字白石,号渔樵,近现代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与创作。他的诗词多反映个人感受与时代变迁,风格兼具古典与现代。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对人生和事业的思考。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开篇即以“东逝水”引入,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逝去。这种时间的流逝令诗人不禁反思自己的事业与人生进程。在“七长八短数茎须”的描写中,诗人以胡须的杂乱象征着他对人生的无奈与困惑。接下来的“更无真面目,负此好头颅”的自问自答,暗示了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追求真实的渴望。
第二部分则回忆起与友人共饮的美好时光,明月与平湖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反衬出现实的残酷与孤独。“白莲香嫩著花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但最终却在“今宵残月在,梦到济南无”中回归残酷,说明那些美好的回忆已无法回归现实。
整首词借助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价值与美好回忆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美好回忆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测试:
《临江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顾随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白莲”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纯洁与美好
D. 痛苦
诗人怀念的是什么时光?
A. 战争年代
B. 携酒共饮的美好时光
C. 青春年少
D. 读书时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