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2:22
拨捩迟。歌挑舞又催。半折红衫遮柱,柱初移。慢揳银彄弦急,恐难支。不念中宵起,上弦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节日或庆典的场景,节奏缓慢的拨弦声显得迟缓,歌舞声此起彼伏,似乎在催促着人们的情绪。半边红衫挡住了柱子,柱子刚刚被移动。演奏的弦乐慢慢开始,但又显得急促,心中不禁担心难以支撑下去。人们忘记了深夜的时光,正是上弦的时候。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所描绘的节庆场景,可能与古代的欢庆活动有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节日的期待和热情。
毛奇龄(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渊,号石湖,江苏扬州人。毛奇龄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及人情风俗,作品数量较少,但其诗作往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
《思帝乡》是毛奇龄在清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盛行的节日文化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气氛,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思帝乡 其一》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捕捉了节日的氛围。诗中通过拨弦、歌舞等元素,展现了人们在欢庆时放松心情、忘却烦恼的状态。诗的开头“拨捩迟”,让人感受到一种缓慢而悠扬的节奏,似乎是在描绘节日的序幕。
“歌挑舞又催”则表现了歌舞的活泼与热烈,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诗中红衫和柱子的意象,或许象征着节日的华丽与变化,增添了视觉的美感。整首诗在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节日的期待与珍惜,同时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上弦时”则暗示了乐器的演奏与时间的紧迫,诗人在欢庆之余,不禁对未来有所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人情味,以及对节日生活的热爱。
全诗通过描绘节日的欢庆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隐忧,体现了诗人对生存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生动的节日场景,既有视觉的冲击,也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中“拨捩迟”主要表现了什么?
“慢揳银彄弦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红衫”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首诗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前者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后者则是对生活热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