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3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37:32
杨花 其一
作者: 盛钰 〔清代〕
清明才过翠眉低,
竟日悠扬路不迷。
舞蝶偶同游绮陌,
飞花常伴葬香泥。
风回水槛飘难定,
雨压山桥落更齐。
羌笛倦吹春已老,
离人愁听子规啼。
清明节刚过,柳枝低垂,
整日悠然自得,路途也不迷失。
蝴蝶偶尔翩翩起舞,游荡在华丽的陌上,
飞舞的花瓣常伴随葬礼的香泥。
微风轻拂水边的栏杆,难以停留,
细雨打湿了山间的桥,落下的花瓣更显齐整。
羌笛已疲惫地吹奏,春天也已渐渐老去,
离人的忧愁在子规的啼鸣中愈加浓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盛钰,清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杨花》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末夏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无奈。
这首《杨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氛围。诗的前四句以清明后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柳枝低垂、蝴蝶翩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然而,这种美好并不持久,随着羌笛的倦鸣和子规的啼叫,诗人将视角转向了离别与忧愁。
尤其在“飞花常伴葬香泥”一句中,诗人用飞舞的花瓣与葬礼香泥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这里不仅有春天的美丽,也有对逝去的哀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此外,诗中“风回水槛飘难定,雨压山桥落更齐”两句,既描绘了风雨之中自然的无常,又隐喻着人生的变迁和爱情的离合。整首诗在优雅的意象中渗透着深刻的情感,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和随之而来的离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诗人将自然与人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翠眉”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植物?
A. 夏季
B. 冬季
C. 春季
D. 秋季
诗中提到的“羌笛”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愤怒
D. 无聊
“飞花常伴葬香泥”一句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哀伤
C. 平静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同样感叹春天的变迁,但更多描绘的是战乱对生活的影响;而盛钰的《杨花》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主题上都涉及生命的无常,却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
此分析与学习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杨花 其一》的诗意、背景及情感,促进对古诗词的欣赏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