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2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28:51
罗两峰至都周驾堂编修为招诸同人小饮寓斋两峰仿李龙眠西园雅集图即席分赋得五古转韵体
木落天微风,蝉鸣客纷集。
秋窗面面敞,看秋如不及。
不必山与水,岂在竹与丝。
言追碧筒饮,对把青荷枝。
荷枝青未了,秋色盈襟抱。
譬彼清泠泉,一酌令心好。
广庭日西斜,篱落飘秋花。
花光秋之外,诗思天之涯。
诗来不知处,宛转花间路。
脱我华阳巾,挂之千岁树。
有客笔如椽,苍苍挥暮烟。
图成看小李,饮中歌八仙。
酒酣客快意,起舞花垂地。
松上微月生,秋天转无际。
树木落叶,微风拂面,蝉鸣声声,宾客纷纷而至。
秋窗敞开,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似乎是多么的急促。
不必依赖山水,竹林丝竹又何必呢?
我们追逐着青筒中的酒,举起青荷的枝条。
青荷的枝条尚未凋谢,秋色盈满襟怀。
就像那清澈的泉水,一饮而心情愉悦。
庭院宽广,夕阳西斜,篱笆旁飘落着秋花。
花影映衬着秋天的气息,诗意向着天边延伸。
诗句来时无处可寻,曲折蜿蜒在花间小路。
我脱下华阳巾,挂在千年古树上。
有位客人笔力如椽,苍苍挥洒着暮色的烟云。
画成后观看小李,酒中高歌八仙乐。
酒酣畅快,客人们在花下起舞。
松树上微月初生,秋天的景色无尽无际。
宋鸣璜是清代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作品多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运用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日的聚会,诗人与朋友们在秋天的氛围中小聚,借酒言欢,抒发对自然与友情的感慨,是对李白及其“西园雅集”精神的传承与致敬。
这首诗以秋日的微风、落叶和蝉鸣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聚会场景。在诗中,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饮酒作乐的情景相结合,展现出文人雅集的乐趣。开篇的“木落天微风,蝉鸣客纷集”,通过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清新的秋日气息之中。接着,诗人以“秋窗面面敞,看秋如不及”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荷枝青未了,秋色盈襟抱”,不仅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丰盈与宁静。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恰到好处地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最后几句,以“酒酣客快意,起舞花垂地”作结,展现了诗人将快乐与自由融入生活的态度。
木落天微风,蝉鸣客纷集。
秋窗面面敞,看秋如不及。
不必山与水,岂在竹与丝。
言追碧筒饮,对把青荷枝。
荷枝青未了,秋色盈襟抱。
譬彼清泠泉,一酌令心好。
广庭日西斜,篱落飘秋花。
花光秋之外,诗思天之涯。
诗来不知处,宛转花间路。
脱我华阳巾,挂之千岁树。
有客笔如椽,苍苍挥暮烟。
图成看小李,饮中歌八仙。
酒酣客快意,起舞花垂地。
松上微月生,秋天转无际。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与饮酒作乐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在欢聚中,诗人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快乐,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洒脱与雅致。
诗中提到的“碧筒”指的是什么?
“松上微月生”中的“微月”指的是什么?
诗人如何看待秋天的美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