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城子 榆生掌教春申,不得酬其志。书来招游岭南,寄此以答》

时间: 2025-07-30 00:58:03

诗句

十年晞发远游心。

抚孤琴。

几沉吟。

黯黯关山,鸿阵不成音。

谁识成连浮海操,馀片月,照衣襟。

江潭柳换旧时阴。

未春深。

已难禁。

一夜鹃声,无处觅幽禽。

拚舞长条风雨里,千万絮,任飞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58:03

原文展示

江城子 榆生掌教春申,不得酬其志。书来招游岭南,寄此以答
作者: 夏承焘 〔近代〕

十年晞发远游心。抚孤琴。几沉吟。
黯黯关山,鸿阵不成音。
谁识成连浮海操,馀片月,照衣襟。
江潭柳换旧时阴。未春深。已难禁。
一夜鹃声,无处觅幽禽。
拚舞长条风雨里,千万絮,任飞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十年来心向远方游历的情感,尽管抚琴吟唱,却感到身心的孤寂。高山和关隘之间,鸿雁的叫声却传递不出音信。谁能理解那在波涛之上,月光照耀着我的衣襟的孤独?江边的柳树已经换了旧时的阴影,春天还未真正来临,我的思绪却难以抑制。一夜之间,杜鹃的啼声响起,却无处寻找那幽静的鸟儿。在风雨中,我愿意随风起舞,任凭无数的飞絮沉沉落下。

注释

  • 晞发:指梳理头发,这里引申为整理心情,准备出发。
  • 孤琴:独自弹奏的琴,象征着孤独。
  • 鸿阵:鸿雁的队列,表示远方的音讯。
  • 浮海操:指漂浮在海面上的乐曲或情感,隐喻流浪的心境。
  • 江潭柳:江边的柳树,象征着过去的阴影与记忆。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鸣叫,这里指代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71-1924),字仲华,号静庐,近代著名诗人,主要以词和诗闻名。曾任教于多所学府,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承焘在外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江城子》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开头的“十年晞发远游心”道出了诗人对远方的追寻与渴望,十年的时光积累了无尽的思绪。在“抚孤琴”的句子中,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对音乐的依赖,这种依赖成为他情感的寄托。

诗中“黯黯关山,鸿阵不成音”描绘了高山与鸿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隔阂与孤寂。此时,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刻,仿佛在呼唤着曾经的联系。在“谁识成连浮海操,馀片月,照衣襟”中,细腻的月光映照着诗人的衣襟,象征着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接下来的“江潭柳换旧时阴”,将自然景象与个人记忆结合在一起,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最后的“拚舞长条风雨里,千万絮,任飞沉”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无奈与顺应,诗人在风雨中选择了舞动,尽管无数的飞絮随风而去,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年晞发远游心:十年来梳理心情,心中向往远游。
  2. 抚孤琴。几沉吟:独自弹琴,偶尔沉吟,表达孤独。
  3. 黯黯关山,鸿阵不成音:山色黯淡,鸿雁的叫声传不到心里。
  4. 谁识成连浮海操,馀片月,照衣襟:谁能理解我心中那漂浮的乐曲,月光照耀着我的衣襟。
  5. 江潭柳换旧时阴:江边的柳树已换了旧时的阴影。
  6. 未春深。已难禁:春天尚未真正来临,我的思绪却已难以抑制。
  7. 一夜鹃声,无处觅幽禽:一夜之间,杜鹃声响起,却找不到那幽静的鸟儿。
  8. 拚舞长条风雨里,千万絮,任飞沉:我愿在风雨中起舞,任凭无数的飞絮随意沉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独比作孤琴,表达内心的孤寂。
  • 拟人:将自然现象描绘得有情感,如“江潭柳换旧时阴”。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与思乡,表达了诗人在漫长岁月中对故乡和自然的思念。他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反映出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在纷扰生活中对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琴: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抒发。
  • 鸿阵:象征远方的音信与希望。
  • 月光:象征孤独的照耀与思考。
  • 柳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旧时的回忆。
  • 杜鹃: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十年晞发远游心”的意思是: A. 诗人想回家
    B. 诗人心中向往远游
    C. 诗人想要放松

  2. “江潭柳换旧时阴”中,柳树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与回忆
    C. 生活的烦恼

  3. 诗人选择在风雨中舞动,寓意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 苏轼《水调歌头》:思乡情怀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诗词对比

  • 夏承焘与李白: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但夏承焘更注重内心的孤独,而李白则充满了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夏承焘诗文集》
  • 《近现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沁园春(寿杨师参十月生,次日子之官) 己未秋杪虏骑云扰圣主神断斥逐元奸台臣始有 贺族兄宠妾生子 送欧阳 九月十日晴 送周县尉满秩归 赠宗道士元一 送洪右司去官 和刘山居见惠之什 过麻子湖遇逆风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屏挡 麥字旁的字 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工字旁的字 繁林 将无作有 万人一心 守遵 肀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渊淳 舍身为国 卷甲束兵 毛字旁的字 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负材矜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