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05
八六子 寄榆生广州
作者: 黄公渚 〔近代〕
照江城。海南明月,盈盈还带潮生。
念芳草凄迷梦路,垂杨遮断春程。
岁华暗惊。茗柯一醉愁醒。
身世枭卢抛掷,仙缘鸡犬飞升。
蓦梦觉层楼无端风雨,
羲和鞭日,天昊移海,
久拚如铁刚肠绕指,随波畸迹飘萍。
忆云扃。鹧鸪又啼数声。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江边城镇的情景,海南的明月照耀着海面,波光粼粼,伴随着潮水的涌动。回想往日的芳草和模糊的梦境,垂柳似乎阻挡了春天的脚步。岁月悄然流逝,让人惊慌失措,饮茶时醉了又醒,愁苦交织。身世如同枭鸟被抛弃,仙缘却又似鸡犬一般随意飞升。忽然从梦中惊醒,感到无尽的风雨,羲和驾驭着太阳,天宇也在不断变迁。长久以来,心如铁石,缠绕指尖,随波逐流,恰似浮萍。忆起那扇云窗,鹧鸪又在几声啼鸣中响起。
作者介绍:黄公渚(1862-1927),近代诗人,出生于湖南,曾在广州生活。其诗词风格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融合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公渚在广州的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表达。
这首《八六子 寄榆生广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照江城”引出江滨的景象,海南的明月与潮水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通过“念芳草凄迷梦路”,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但又因岁月无情而感到惶恐不安。用“茗柯一醉愁醒”来表现他在生活琐事中的迷惘和愁苦。
诗中对身世的感叹和对仙缘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他在梦中觉醒,感受到无尽的风雨和时光的流逝,心中如铁一般坚毅,却也难免随波逐流,感叹人生的漂泊。
最后,诗句“鹧鸪又啼数声”以鸟鸣结束,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使整首词浑然一体,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个人命运的感慨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人生漂泊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象征思乡的意象是:
a) 海南明月
b) 垂杨
c) 鹧鸪
诗人用什么比喻表达个人命运的无奈?
a) 身世如鸟
b) 茶醉愁醒
c) 春程被遮
诗中提到的“羲和”指代的是:
a) 月亮
b) 太阳
c) 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在面对孤独与思乡时的不同情感表达。李白借酒抒怀,表现出洒脱与豪放,而黄公渚则是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命运的深思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