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2:11
满江红 步岳忠武王韵
作者: 张煌言 〔明代〕
屈指兴亡,恨南北,皇图销歇!
更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畔胡笳月惨模糊,
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苑露,梁园雪双龙游,一鸿灭。
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
豪气欲吞白凤髓,高怀肯饮黄羊血!
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特别是对南北朝时局的恨意,感叹皇权的衰败。作者问还有多少人在孤独地坚守大义,像冰雪一样的清白与刚烈。提到赵信城边的羌笛声和李陵台畔的胡笳声,映衬出月色的惨淡,令人感到凄切。吹奏的乐曲中流露出对边关的深情,声音凄凉动人。在汉代的苑子里露水凝结,在梁园的雪中,双龙游弋而逝,犹如一只鸿雁消失。只剩下那些逃亡的臣子愤怒地反击,连唾壶都已破损。豪情壮志想要吞食白凤的髓液,高昂的情怀又怎肯饮下黄羊的鲜血!试着拨云而出,等待着把那捧日的心情诉说给金阙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煌言,明代诗人,字子升,号千峰,擅长词和诗,作品多反映忠贞和爱国情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忠臣的钦佩。
这首《满江红》以其激昂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反思著称。开篇便以“屈指兴亡”引入,直接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思考,感叹南北分裂的痛苦。诗中多次提到忠诚与义气,展现了对忠臣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在意象上,羌笛与胡笳的对比,形成了南北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李陵台畔的月色与赵信城边的雨声,皆渗透出一种悲凉情绪,仿佛历史的重压让人喘不过气。诗中“豪气欲吞白凤髓,高怀肯饮黄羊血”,展现了诗人的壮志与不屈,但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无奈。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个人的情感,充分展现了张煌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忠义精神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忠义与历史的兴亡展开,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忠臣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心中不屈的豪情与理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融合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爱国情怀。
诗词测试:
张煌言的《满江红》中提到的历史人物赵信和李陵分别代表了哪种情感?
A. 忍辱负重
B. 忠诚与背叛
C. 富贵与贫贱
诗中“豪气欲吞白凤髓”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高昂的爱国情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岳飞的《满江红》与张煌言的《满江红》均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但岳飞更强调对敌人的愤怒与抵抗,张煌言则更多地反思历史与忠臣的孤独。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