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38:41
好个嫩凉天。轻纨已暂捐。
又空庭夜雨绵绵。点点声声秋意满,
梧叶底,豆花边。更漏杳如年。
挑灯枕手眠。是天涯况味悽然。
想得谢娘愁拥髻,也滴向小窗前。
这真是个清凉的天。轻薄的衣衫已经暂时脱去。
又是空旷的庭院,夜雨绵绵,细细的雨声,
透出满满的秋意,梧桐叶下,豆花旁边。
更漏已深,仿佛一年似乎都那么漫长。
我点亮灯,手枕着头眠去。
这天涯的滋味真是令人感到凄凉。
想起谢娘愁苦地梳理发髻,雨滴也正落在小窗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谢娘”即指谢道韫,她以才情和美貌著称,常常被用作表达愁苦的象征。
作者介绍
史承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的重视及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诗中透出的孤独与思念,可能与历史背景、个人经历有关。
《南楼令六首 其五》通过描写清凉的秋天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开篇“好个嫩凉天”即设定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凉意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轻纨已暂捐”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轻薄的衣物被暂时收起,暗示了温度的变化和内心的沉重。
“又空庭夜雨绵绵”一句,则通过细雨的描写,增强了孤寂感,雨声如秋意的点缀,让整个庭院显得更加空旷。“点点声声秋意满”,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令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流逝与孤独。
“更漏杳如年”句中,“更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如年”则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无情。诗人在“挑灯枕手眠”中,点亮了孤独的灯光,伴随自己入睡,这种孤独的状态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悲伤。
最后,诗人通过回忆“谢娘愁拥髻”,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和思念,雨滴落在小窗前,仿佛在低诉着无尽的愁苦。这首诗整体上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感伤的情感,展现了个人在自然和时间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孤独、思念和内心的愁苦,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爱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轻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轻薄的衣物
c) 一种饮品
“更漏杳如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无奈
c) 忧愁
“谢娘”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心中的思念与愁苦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史承谦的《南楼令六首 其五》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两者都表现了思念、孤独的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爱情的追忆和苦涩,而史承谦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个人的情感状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