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7:01
浣溪沙
作者:曹慎仪 〔清代〕
料峭春寒透素绡。
困人天气正无聊。
小窗一缕篆烟消。
出谷莺儿频唤梦,
窥帘燕子又营巢。
廉纤细雨近花朝。
春寒料峭,透过薄纱轻轻袭来,让人感到些许寒意。这样的天气让人倍感无聊。小窗前一缕篆香的烟雾渐渐消散。山谷里,黄莺频频叫唤着梦境,窗帘外,燕子又开始在这里筑巢。细雨轻柔地飘洒,正值花朝时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花朝”是指春天花朵盛开的日子,通常与春季的节令和自然景象相关,诗中提到的“花朝”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作者介绍:
曹慎仪(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擅长词作与诗作。她生活在一个相对保守的时代,女性的诗词创作相对较少,曹慎仪的作品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细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
《浣溪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情趣。首句“料峭春寒透素绡”引入了春寒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感觉,反映出春天的初始特征。接着“困人天气正无聊”,表现出诗人对于乍暖还寒的天气感到的无奈与烦闷。这种情感的表达,既让人感受到春寒的逼近,又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无聊。
接下来的描写“小窗一缕篆烟消”则用细腻的视觉和嗅觉描绘出一种温馨而又静谧的氛围,香烟的消散似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然后,诗人通过“出谷莺儿频唤梦,窥帘燕子又营巢”,描绘了黄莺的叫声和燕子的筑巢,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传递出一种希望与活力。
最后一句“廉纤细雨近花朝”则以细雨相连,暗示了春天的温柔与生机。细雨的降临,给即将盛开的花朵增添了灵动与生命的气息。整首词在清淡的春寒中,透出一丝温情与幽怨,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致描绘,将自然与情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聊。诗人在春寒中感受到生命的复苏,渴望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呈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料峭春寒透素绡”中的“料峭”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花朝”是指什么?
该首词的作者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两首作品,可以看到曹慎仪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上更为突出,而李清照则同样关注情感,但语气更为柔和,苏轼则注重豪放与自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