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00:05
何满子 娄江月夜,追忆先二兄文友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天上依然皎皎,人间一别茫茫。
仿佛娄江曾共被,相携共倒壶觞。
转眼青樽红烛,回头宿草衰杨。
留得遗文千卷,空教泪落琴床。
想到孤坟今夜月,谁存复壁馀光。
夜雨机丝寡嫂,春风书馆儿郎。
天上的月光依然清澈明亮,人间却因离别而感到无比渺茫。
似乎在娄江边,我们曾经同饮共乐,相携举杯畅饮。
转眼间,看着青色的酒樽和红色的烛火,回首往昔,宿草和衰杨都已凋零。
留下的只是千卷遗文,却只能让泪水在琴床上落下。
想到今夜的月光照在孤坟上,谁还能见到那墙壁上的余光呢?
夜雨中,机丝寡嫂在低吟,春风里,书馆的儿郎在吟唱。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经历了许多社会动荡。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擅长抒情,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追忆逝去的友人时,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惋惜,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这首《何满子》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思考,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追忆与怀念。全诗以月夜为背景,开篇便描绘出明亮的月光与人间的孤寂,渲染了离别的沉重氛围。通过“仿佛娄江曾共被,相携共倒壶觞”,诗人回想起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光,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不禁感到一阵惆怅。
接着,诗人以“留得遗文千卷”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虽然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最后几句描绘的孤坟、夜雨与书馆的场景,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和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与“怀念”展开,表达了对往日友谊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贯穿始终的月光意象,象征着永恒的记忆与情感的传承。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娄江”最可能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远方的国度
C. 自然的风景
D. 生命的意义
“青樽红烛”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离别的悲伤
B. 过去的欢乐
C. 将来的希望
D. 生活的无常
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A. 通过欢快的词句
B. 通过痛苦的回忆
C. 通过对未来的展望
D. 通过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王维的作品更加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融,而董元恺则更为深邃,情感更加细腻。
以上是对《何满子》的综合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