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1: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1:19:28
故人有子尚饘粥,抱君等身大著作。
刘向而后此大宗,岂同陈晁竟目录。
老朋友的孩子依然吃着稀饭,
抱着你那与他身形相等的巨著。
刘向之后的经典著作,
哪里能与陈晁的目录相比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诗人、散文家,曾任官职,思想前卫,提倡变革。他的作品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古今文人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学术成就的思考,强调了刘向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137》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通过对比老朋友的孩子与刘向的著作,诗人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中的“饘粥”暗示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而“等身大著作”则象征着文学的厚重与深远。龚自珍在此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刘向的伟大成就及其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显示出对后代学者的期望和对文化发展的反思。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文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学传承的重视与对未来的思考,强调了文学成就的重要性和文化的延续。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137》主要通过什么手法突出刘向的重要性?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诗中提到的“饘粥”象征着什么?
A. 丰富的生活
B. 平淡的生活
C. 文人的生活
刘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A. 平凡
B. 重要
C. 不重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文化的忧虑,但龚自珍更多地侧重于个人对文学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倾向于对社会现状的直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