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35
过旧宅二首
作者:李世民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珮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第一首:
新丰的华丽车驾停下,谯邑的悠扬笳声驻足。
园中荒草丛生,唯有一条小径断绝,苔藓覆盖的台阶斜斜向上。
前池的旧水已消失,昔日的树木如今开出鲜花。
一旦离开这片故土,四海为家,心无牵挂。
第二首:
金舆在白水上巡行,玉辇于新丰停驻。
藤条垂落,遮住架子,花朵凋零,菊花零落成丛。
树叶铺满荒草,池水流尽半空。
佩环的兰花凋萎在小径,桐树的叶子被修剪得整齐。
曾经的丰饶之地,如今被围成九道。
波澜如镜,兵器藏于农具之下。
八方文献同轨,无需再歌唱大风。
作者介绍:李世民,字世民,号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也是卓越的政治家和文化人。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盛行。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于李世民在权力巅峰时回顾自己的故乡和过去的生活,表达对故土的怀念与对变迁的感慨。
李世民的《过旧宅二首》通过对旧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变化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以新旧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第一首诗描绘的是一幅荒凉的旧宅景象,诗人通过“园荒一径断”和“苔古半阶斜”的描写,表现出对故土的忧伤与无奈。随后的“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则透出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思考,虽然旧物消逝,但新花依旧绽放,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开始。
第二首诗则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更深的哲理。诗人在对比“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时,反映出权力与财富的变化以及人们对故乡的归属感的复杂情绪。最后一句“无劳歌大风”,则是对政治稳定后安逸生活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是对旧宅的怀念,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展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位王者的深邃思考与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旧宅的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变迁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世民在诗中描绘的故乡状况是怎样的?
A. 繁荣昌盛
B. 荒凉破败
C. 繁花似锦
诗中提到的“新丰”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个古地名
C. 一种车驾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无所谓
B. 依依不舍
C. 充满怨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静夜思》与李世民的《过旧宅二首》,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而浓烈,而李世民则通过对旧宅的描绘,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