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41
木兰花慢 送陈国材都目
作者:朱晞颜
拂溪藤香润,缄翠墨寄深情。
忆月满箫台,春回炎海,驿骑宵征。
相思顿成春梦,恰方州接武叙前盟。
愧我弓刀分倅,多君案牍劳形。
佳声。宾佐喜逢迎。
曹局赖经营。
更尊俎谭谐,风襟清旷,逸思纵横。
正好相依晚岁,忽欢传梅菊已交承。
粗喜分携不远,春来把酒江城。
拂动溪水的藤香润泽,封存着我对你的深情。
想起满月下的箫台,春天回归炎热的海边,驿马在夜晚奔波。
相思之情瞬间化作春梦,正好在方州与武叙重温前盟。
我因分离而愧疚,您却在繁忙的公文中劳累身心。
美好的声音,朋友的陪伴令人欢喜。
曹局的经营让人依赖。
更要在宴席上畅谈,清风浩荡,思绪飞扬。
正好在晚年相伴,忽然听说梅花和菊花已经交融。
粗略地高兴着分离不远,春天来临时在江城举杯畅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晞颜(约1270-1348),元代诗人,字君谦,号白云山人,来自浙江,擅长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代,正值朱晞颜与友人陈国材分别之际,表达他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木兰花慢》是一首情感丰富的送别词,诗人在笔端流淌的情绪中,融合了思念、友情与人生感悟。开头以“拂溪藤香润”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柔和的氛围,似乎是对友人温暖情感的寄托。在回忆中,诗人提到“忆月满箫台”,这不仅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友人情谊的深切怀念。接着“相思顿成春梦”,表达了因思念而产生的幻想,情感上升至高峰。
整首词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往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愧疚时,提到“愧我弓刀分倅”,这不仅是对自己忙碌工作的反思,也是对友人辛苦的理解与感慨。结尾的“春来把酒江城”则是一种乐观的展望,表明即使分别也不会影响深厚的情谊,可以期待未来的重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尽管有分别,但对未来的重聚充满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拂溪藤香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愧疚
“愧我弓刀分倅”中“弓刀”指的是什么?
A. 餐具
B. 武器
C. 文书
诗的结尾提到的“春来把酒江城”意在表达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朱晞颜的《木兰花慢》和李白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朱晞颜更加着重于对友谊的珍视与未来的期待,而李白则更加强烈地表现了对兄弟的忧虑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