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4-26 20:52:51

诗句

华鬘双妙影,甚奇笔一朝收。

羡紫雾方回,天香旋降,几辈能修。

难留。

算来好景,又骖鸾、人去冷琼楼。

惆怅蘅芜梦渺,碧云西望悠悠。

从头。

展卷漫寻搜。

韵事更谁俦。

纵具馔深怀,点酥清致,无此绸缪。

偕游得随坡老,便不因仙佛也千秋。

多少沧桑旧感,消将潘鬓閒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51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作者: 丁宁 〔近代〕

华鬘双妙影,甚奇笔一朝收。
羡紫雾方回,天香旋降,几辈能修。
难留。算来好景,又骖鸾人去冷琼楼。
惆怅蘅芜梦渺,碧云西望悠悠。
从头。展卷漫寻搜。
韵事更谁俦。
纵具馔深怀,点酥清致,无此绸缪。
偕游得随坡老,便不因仙佛也千秋。
多少沧桑旧感,消将潘鬓閒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华美的景象与内心的惆怅。作者感叹美丽的事物如同双重的幻影,难以长久把握;羡慕那紫色的雾霭逐渐散去,天香也随之而降,几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美景难留,想来往日的好时光,似乎乘着鸾凤远去,留下冷清的琼楼。内心的惆怅如同梦境般渺茫,向西望去,碧云悠悠。从头开始,翻卷书卷,漫无目的地寻找。韵事又有谁能与我相伴?即使有丰盛的美食与清香的点心,也无法替代那种情感的联系。如果能与随坡老一起游玩,便不必在乎仙佛的千秋岁月。多少沧桑的旧感,最终化为潘鬓间的闲愁。

注释

  • 华鬘: 古代一种华丽的饰物,这里可引申为美丽的事物。
  • 骖鸾: 骖鸾是乘坐神鸟,象征着美好与高远。
  • 琼楼: 形容美丽的楼阁,常用以象征理想的境界。
  • 蘅芜: 这里指一种植物,象征着隐逸与梦境。
  • 随坡老: 可能指隐居的老者,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宁,近代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惆怅。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幻想的词作,作者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将内心的惆怅与追忆融入其中。开篇以“华鬘双妙影”引入,似乎在描绘一种美好而又难以捕捉的幻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接着,作者羡慕那紫色的雾霭与天香,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到无能为力,难以留住这种美景。此后,通过“算来好景,又骖鸾人去冷琼楼”的感慨,表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

词中不断出现的“惆怅”、“梦渺”等词汇,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无奈。最后,诗人提到与“随坡老”的游玩,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然而内心的沧桑感又无法摆脱,展现出一种无法释怀的情感深度。这种对比与对照,使得整首词在哀愁与美好之间游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华鬘双妙影”:描绘了一种华丽的美好,象征着难以捉摸的幻影。
  • “羡紫雾方回”:羡慕那紫色的雾霭,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消逝。
  • “天香旋降”:形容自然之美的降临,带来一阵清香。
  • “几辈能修”:感叹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寥寥无几。
  • “难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不舍。
  • “算来好景”: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 “骖鸾人去冷琼楼”: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惆怅蘅芜梦渺”:内心的惆怅如梦般虚无。
  • “碧云西望悠悠”:向西方望去,思绪悠远。
  • “展卷漫寻搜”:翻阅书卷,漫无目的地寻找。
  • “韵事更谁俦”:感叹能与谁分享这种韵事。
  • “纵具馔深怀”:即使有丰盛的盛宴,心中依然有缺失。
  • “偕游得随坡老”:渴望与隐士同行。
  • “便不因仙佛也千秋”:不再在乎仙佛的时间。
  • “多少沧桑旧感”:感叹往昔的感受。
  • “消将潘鬓闲愁”:最终化为闲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华鬘双妙影”比喻美好的事物。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类的情感。
  • 对仗:词句结构对称,增强了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鬘: 代表美丽的外在。
  • 紫雾: 象征梦幻与虚无。
  • 天香: 代表自然的美好。
  • 琼楼: 代表理想与追求。
  • 蘅芜: 象征隐逸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华鬘双妙影”中的“华鬘”指什么?

    • A. 一种饰物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随坡老”象征什么?

    • A. 超脱世俗的生活
    • B. 追求名利
    • C. 享受美食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丁宁的《木兰花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惆怅,但丁宁更多关注于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
  • 《近代词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子益教授再用韵赋弈自审机从谏之诲某复和呈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 次韵李参政和薛秘书诗见寄 水调歌头·溥露浸秋色 题苏文忠与邓安惠西山唱和 用真景元韵题豫章朱正父湖山清隐诗卷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竹亭 次虞万州韵送曹简夫守宣城 送王教授之官临邛 送从子令宪西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莱州湾 天悬地隔 不食马肝 日字旁的字 玉树芝兰 千里急 阜字旁的字 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旧态复萌 耳刀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包含右的成语 牝鸡无晨 贝字旁的字 象形印 鸳掖 包含侣的词语有哪些 还年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