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8: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8:10:41
川原和居野应制
作者: 吴伯宗 〔明代〕
雾敛平原淑气多,
风柔旷野曙光和。
长镵种玉云千亩,
短棹垂纶雨一蓑。
两两黄鹂鸣绿树,
飞飞白鹭浴清波。
安时作息无馀事,
何异尧民击壤歌。
在雾气散去的平原上,温和的气候十分宜人;
轻柔的春风吹拂,辽阔的野外迎来曙光。
长长的镵子在千亩的田野上种下丰收的希望,
短短的船桨在细雨中垂钓,身披一件蓑衣。
成群的黄鹂在绿树间鸣唱,
白鹭在清波中嬉戏沐浴。
安闲的生活中没有多余的事务,
这与尧舜时代的民众击壤唱歌何其相似。
作者介绍:吴伯宗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乡村风光。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安定、农业兴盛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文化的赞美。
《川原和居野应制》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田园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的自然世界,传达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雾敛平原淑气多,风柔旷野曙光和”引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清晨,展现出自然的舒适与和谐。而后两联通过农耕和垂钓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风光的赞美。最后两句则将这种安逸的生活与尧舜时代的和谐相提并论,显示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农耕生活,表达了对安宁、和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测试:
诗中的“长镵”指的是什么?
A. 鱼竿
B. 耕作工具
C. 船桨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黄鹂”与“白鹭”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争斗
B. 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C. 悲伤
答案:B
诗中“何异尧民击壤歌”表达了什么?
A. 对古代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伯宗的《川原和居野应制》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但吴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农耕生活的美好,而王维则着重于山水的意境与哲理。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