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22:23
两潘东西陆,骏健睨高寒。
心悬白日照,手隘青云攀。
长啸沮溺津,捷步燕然山。
霜蹄故空阔,白问何能闲。
两位潘姓兄弟分别在东西两岸,
他们英俊而健壮,目光远眺寒冷的高山。
心中寄托在白日的阳光之下,
手脚却难以攀登那青云之巅。
长啸声中沉沦于渡口,
轻快的步伐却向燕然山进发。
霜冷的马蹄显得空旷宽阔,
我白白问你何时才能悠闲自得。
“燕然山”源于古代传说,是一个象征理想与志向的山。诗中提到的兄弟二人,象征着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情谊与抱负。
罗有高(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明时,号思质。生于福建,后移居于南方。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潘氏兄弟的赞美与期望。诗中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诗以潘氏兄弟的形象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追求理想和奋斗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开头两句“两潘东西陆,骏健睨高寒”描绘了兄弟二人在生活中的英俊形象,体现了他们的勇敢与坚毅。接下来的“心悬白日照,手隘青云攀”,通过对比,表现出理想的高度与现实的阻碍,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长啸沮溺津,捷步燕然山”二句,前者体现了对现实不满的高声长啸,后者则表达了向理想迈进的决心与勇气。“霜蹄故空阔,白问何能闲”,最后两句则是对现状的反思,虽然道路艰辛,但追求理想的心永远不会闲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反映了追求理想的艰辛与坚持,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奋斗的精神,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燕然山”象征什么?
“心悬白日照,手隘青云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