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9:46
志扶颠隮,身陷网罗。
先忧特为此心多。
气吞天际长虹势,
手障人间东逝波。
楼上秦曲,军前楚歌。
英雄羽客总消磨。
惟有忠灵永不散,
与君携手吊湘娥。
我志向虽高,却屡屡遭受挫折,身陷困境如同被网罗困住。
心中忧虑特别多,因此常常心绪不宁。
气势如虹,吞吐天际,仿佛要将长虹一气呵成,
但手却无法阻挡东流的波浪。
楼上传来秦国的曲调,军阵前响起楚国的歌声。
英雄和俊逸之士最终也难逃消磨。
唯有忠诚与灵魂永不散去,
愿与你携手一同悼念湘娥。
杨爵,明代诗人,字子明,号乐天,生于明中期。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感受到英雄豪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忠诚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踏莎行 有感六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和悲怆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开篇以“志扶颠隮”引入,暗示尽管抱有高远的志向,但却屡屡遭遇挫折,身陷困境,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悲哀。紧接着,诗人通过“气吞天际长虹势”与“手障人间东逝波”的对比,展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理想的气势如虹,但现实的无奈却如东流的波涛,无法阻挡。
随后,诗人在楼阁上听到秦曲和楚歌,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英雄豪杰之命运的感慨。英雄的豪情壮志最终也难逃消磨,诗人对此深感惋惜。尾联“惟有忠灵永不散,与君携手吊湘娥”更是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忠诚与理想的不屈精神,鼓励与友人携手共度艰难时光,共同怀念那些忠贞不屈的灵魂。
这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忠诚与精神的不屈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选择题:诗人通过哪一句话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感受?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楼上秦曲,军前楚歌”是指__。
判断题:诗中的“忠灵永不散”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放弃。 (对/错)
《踏莎行 有感六首 其四》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李白通过饮酒来宣泄情感,而杨爵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忠诚的呼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