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4:2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4:24:08
此翁六一,是追陪洛下,耆英时节。
少与浮荣多与健,马上飞腾休怯。
如意天花,官袍芳草,全与人殊别。
樊南遗事,西都士女能说。
应笑老去韦郎,玉箫安在,长忆人如月。
本领何关歌曲事,宛转渭城三叠。
一范临关,百坡照颍,朝士都心折。
清朝看镜,一痕霜在吴发。
这位老翁已经六十一岁,正值追随洛阳的时节。年少时与浮华的声名无缘,却与健康相伴,骑马飞奔也不再畏惧。
如意花开似云彩,官袍与芳草相映,全然与他人不同。樊南的往事,在西都的士女中仍然流传。
我应当嘲笑年老的韦郎,长笛安在,常常怀念那人如同明月。
我的才能与歌曲无关,宛如渭城的曲调三叠。
一座范蠡的临关,百座坡头照耀着颍水,朝中的士人都为之折服。
在清晨的镜子前,看到自己头上的白霜。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以其清雅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诗作内容多涉及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本诗作于樊增祥六十一岁时,表达了他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健康与才能的珍视,以及对浮华名利的淡然态度。
此诗以“六一”开头,直接引出诗人的年龄,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少与浮荣多与健”,这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漠视,强调了健康的重要性。接着“如意天花,官袍芳草”,在对比中揭示了官场的浮华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樊南遗事,西都士女能说”,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自嘲,尽管年纪已高,往事却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对于“老去韦郎”,诗人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幽默,尽管年华已逝,但心中仍留有对旧友的情感。
最后的几句则通过对比镜前白发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无情。整首诗用平实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名利的思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健康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怀念,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深度。
此诗的作者是?
A. 韦应物
B. 樊增祥
C. 李白
D. 杜甫
“少与浮荣多与健”中的“浮荣”指的是什么?
A. 名利
B. 健康
C. 家庭
D. 学识
诗中提到的“清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静夜思》与《念奴娇》: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念奴娇》则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经历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更为深厚的文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