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3: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23:16
北河道中
作者:金銮 〔明代〕
丛台北向通燕谷,
曲渚西流绕蓟门。
归鸟乱啼原上树,
夕阳多照水边村。
因悲俗吏趋三辅,
曾有新诗寄陆浑。
岁岁别来春又暮,
几回芳草怨王孙。
这首诗描绘了北河道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丛台北面通向燕谷,曲折的小河流向西边,绕过蓟门。接下来的两句则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归来的鸟儿在树上喧闹,夕阳洒照在水边的村落上。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官吏的悲哀,他们向往三辅之地,而自己却只能将新诗寄托给陆浑。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年年岁岁,春天又到,芳草却令他怨恨王孙。
金銮,明代诗人,生活在历史变迁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金銮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北河道中》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古诗,透过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丛台北面通向燕谷的景象,河流环绕着蓟门,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更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接着,归鸟的喧啼与夕阳的照耀,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略显寂寞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人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情感的波动也逐渐显现。他因对「俗吏」的悲叹而感到沉重,似乎在揭示当时官场的腐败与无能。通过新诗寄托于陆浑,他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最后两句,岁岁春暮,芳草怨王孙,诗人更是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个人情感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有对外界的描绘,又有对内心的探寻,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不满,结合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丛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建筑
B. 一种植物
C. 一片草地
诗人对“俗吏”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感到欣赏
B. 感到悲哀
C. 感到愤怒
“夕阳多照水边村”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乡村的宁静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通过这些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北河道中》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