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声声慢 夏夜》

时间: 2025-05-23 02:26:18

诗句

窗纱低捲,夜色清凉,银河浪影悠悠。

曲径鸣蛩,未秋先已怀秋。

飞萤乍来乍去,小齐纨、欲扑还休。

看不定,向花阴深处,乱闪人眸。

才道诗情清绝,净浮云、朗映皓月当头。

十二栏杆,应怜好景难留。

当年玉笙妙韵,和琼箫、共倚秦楼。

时易过,对金波、重引旧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26:18

原文展示:

窗纱低捲,夜色清凉,银河浪影悠悠。曲径鸣蛩,未秋先已怀秋。飞萤乍来乍去,小齐纨欲扑还休。看不定,向花阴深处,乱闪人眸。才道诗情清绝,净浮云朗映皓月当头。十二栏杆,应怜好景难留。当年玉笙妙韵,和琼箫共倚秦楼。时易过,对金波重引旧愁。

白话文翻译:

窗帘轻轻卷起,夜色清凉,银河的波光在悠然荡漾。小径上蟋蟀在鸣叫,虽然还未到秋天,却已感到秋意来临。飞舞的萤火虫时隐时现,小女儿的纱衣想要扑去捉住却又停下。看不清楚,那些光点在花阴深处,纷乱地闪烁着,迷人眼眸。才说诗情清绝,洁净的浮云在明亮的月光下照耀。那十二根栏杆,真应怜惜这美好的景色难以长久。当年在秦楼上,玉笙的美妙音韵,和琼箫共同倾诉情怀。时光易逝,面对金色的波光,又勾起了旧日的愁苦。

注释:

  • 窗纱:窗户的纱帘。
  • 银河:指天上的星河,象征美丽的夜景。
  • 曲径:蜿蜒的小路。
  • 鸣蛩:蟋蟀在鸣叫。
  • 小齐纨:指年轻女子穿的轻盈纱衣。
  • 花阴深处:花木的阴影深处,暗指幽深的环境。
  • 玉笙:一种乐器,音色清脆悦耳。
  • 琼箫:另一种乐器,音色柔美动人。

典故解析:

“秦楼”指的是古代女子常常吟唱的地方,象征着美好的往事和青春的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贻繁,清代诗人,其诗作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风格典雅清丽。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夏夜,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声声慢 夏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在夜幕降临之际,窗纱轻卷,清凉的夜色从窗外渗入,令人感到心旷神怡。银河的波光荡漾,象征着梦幻和浪漫,而小径旁的蟋蟀鸣叫则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灵动。诗中“飞萤乍来乍去”展现了夜晚的神秘,细腻地描绘了萤火虫的闪烁,仿佛是小精灵在夜空中舞动。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才道诗情清绝,净浮云朗映皓月当头”一句,表现了诗人在美景和清雅的诗情中所获得的愉悦。然而,随着诗人的思绪展开,往昔的美好回忆也随之浮现,尤其“时易过,对金波重引旧愁”一句,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而深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窗纱低捲:窗帘轻轻卷起,暗示夜色降临。
    2. 夜色清凉:描绘了清爽的夏夜。
    3. 银河浪影悠悠:银河的光影在夜空中缓缓流动。
    4. 曲径鸣蛩:小路上蟋蟀在鸣叫,增添生趣。
    5. 未秋先已怀秋:虽未到秋天,已感受到秋意。
    6. 飞萤乍来乍去:萤火虫时隐时现,增添神秘感。
    7. 小齐纨欲扑还休:小女孩想去抓萤火虫却又停下。
    8. 看不定,向花阴深处:看不清楚,那些光点在花阴深处闪烁。
    9. 才道诗情清绝:说到诗情清绝,心情恰好。
    10. 净浮云朗映皓月当头:洁净的浮云在明亮的月光下照耀。
    11. 十二栏杆,应怜好景难留:栏杆上,感叹美好景色难以长久。
    12. 当年玉笙妙韵:回忆过去的美好乐曲。
    13. 和琼箫共倚秦楼:与琼箫一起在秦楼上倾诉。
    14. 时易过,对金波重引旧愁:时光流逝,面对金色波光,再次唤起往日愁思。
  • 修辞手法

    1. 比喻:银河的波光比喻梦幻的夜晚,增强了诗的意境。
    2. 拟人:萤火虫“乍来乍去”赋予了生动的形象。
    3. 对仗:如“飞萤乍来乍去,小齐纨欲扑还休”对仗工整,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自然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流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惋惜,情感深邃,意境悠长。

意象分析:

  • 银河:象征着广阔的宇宙与梦幻的夜晚。
  • 萤火虫: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瞬间。
  • 花阴:暗指幽深的环境,象征着内心的隐秘与思绪。
  • 栏杆: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种昆虫在夜间鸣叫?

    • A. 蟋蟀
    • B. 蚊子
    • C. 蜻蜓
    • D. 蝉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琵琶
    • B. 玉笙
    • C. 笛子
    • D. 古筝
  3. 诗中“飞萤乍来乍去”表达了什么?

    • A. 夜晚的寂静
    • B. 生动的夜景
    • C. 秋天的到来
    • D. 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夜晚的美景,表达孤独与思念。
  • 《月夜忆舍弟》:强调思乡情怀与亲情的牵挂,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深入探讨了周贻繁的《声声慢 夏夜》,涵盖了诗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读史 春早得雨 有术士过门谓余寿及九十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 南门散策二首 其二 复湖 悲秋 出蜀十九年故交零落 客怀 秋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娣姒 心活面软 诬良为盗 齒字旁的字 饬驾 不明底蕴 瓦字旁的字 相视莫逆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安设 海水不可斗量 包含酋的词语有哪些 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胁权 包含惊的词语有哪些 狼眼鼠眉 夕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