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8:49
齐天乐 其二
作者: 黄钧宰 〔清代〕
平生不羡人寰乐,无端谪来尘宇。
种福无根,求名乏术,等是庸庸儿女。
休论词赋,将百折文心,揉成烟雨,
著草沾花,堕人清泪万千古。
昨宵酒醒何处,似梦魂飞入,清虚之府。
絮怨缄愁,怀忧讼愤,无限清奇肺腑。
凭栏听取,有旧日仙僚,临风私语,
莽莽红尘,作人滋味苦。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这一生从不羡慕世间的快乐,却无缘无故被贬谪到这尘世。种下的福气没有根基,追求名声也没有方法,最终不过是一些平庸的子女。与其讨论词赋,不如将百般曲折的文思,化作烟雨缥缈,写在草上沾染花香,化作千古清泪。昨夜酒醒时身在何处,似梦一般的魂灵飞入那清虚的府邸。满腹怨恨与愁苦,无限的清奇在心中翻涌。凭栏倾听,有昔日的仙友在风中低语,然而苍茫的红尘中,做人的滋味却是苦涩的。
作者介绍
黄钧宰,清代诗人,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齐天乐 其二》写于诗人被贬谪期间,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都面临困境,黄钧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齐天乐 其二》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开篇的“不羡人寰乐”便传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诗人并不愿意被世俗的快乐所羁绊。他用“无端谪来尘宇”来表达自己的无奈与失落,显现出一种被迫的孤独感。
接着,他对“种福无根,求名乏术”的思考,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的无力与困惑。诗人在此处展现了对庸常生活的批判,强调了人生的平庸和虚无。通过“休论词赋”,诗人抛开了世俗的争斗,将自己的文思化为“烟雨”,象征着一种轻盈和超脱的状态。
“昨宵酒醒何处”,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清虚的府邸既是一种理想的归宿,也是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向往。在诗的尾声,凭栏而立,听着昔日仙友的私语,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奈与苦涩,这种情感在“莽莽红尘,作人滋味苦”中达到高潮,进一步深化了人对生活苦难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构筑出一个充满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苦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人以高洁的胸襟与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在诗中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测试
诗人对世间快乐的态度是?
A) 羡慕
B) 轻视
C) 无所谓
D) 渴望
“昨宵酒醒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茫
C) 愤怒
D) 安宁
诗中的“烟雨”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与追求
C) 痛苦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人生苦乐时的不同态度与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
以上书目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与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