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0: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0:30:16
花底。瑶砌。曳罗襟。谁弄璚箫夜清。天寒酒醒愁自听。分明。秦楼海样深。倦倚屏山愁脉脉。情难说。香炷销银鸭。漏初长。露初凉。昏黄。月痕移粉墙。
在花影底下,瑶台的阶梯上,拖着罗裙。是谁在清冷的夜里吹奏着箫声?天寒地冻,酒醒后愁绪自会倾听。那秦楼的景色分外迷人,仿佛海水般深邃。倦怠地倚着屏风,愁绪绵绵如丝,情感难以表达。香炷渐渐熏散,银色的鸭子装饰品也随之消逝。时光流转,露水初凉,昏黄的灯光下,月影悄悄映在粉墙上。
作者介绍: 戴延介(生卒年未知),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而含蓄。
创作背景: 《河传》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精致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愁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河传》是一首充满感伤与美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景物细腻而富有情感。开头的“花底”“瑶砌”,勾勒出一个幽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气氛。随后的“谁弄璚箫夜清”,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引入,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诗人在这种静谧的环境中,酒醒后愁绪悠然自生,仿佛在思索人生的无常与美的短暂。
“倦倚屏山愁脉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情感如丝般细腻缠绵。尤其是“情难说”,更是道出一种无奈与无声的叹息。随着时间的流逝,香气渐散,“漏初长”“露初凉”意象交替,似乎在告诉读者,时光也在不断流逝,带走了多少美好与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生活的感慨,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表达,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瑶砌”意指什么?
“情难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河传》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李白的作品则更具豪放与奔放。两者都表现了对夜景的感受,但在情感深度与细腻度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