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0:17
九日郡斋有感
作者: 薛逢 〔唐代〕
白日贪长夜更长,
百般无意更思量。
三冬不见秦中雪,
九日惟添鬓畔霜。
霞泛水文沈暮色,
树凌金气发秋光。
楼前野菊无多少,
一雨重开一番黄。
白天贪恋着漫长的夜晚,
心中无意却不断思虑。
三冬以来未见秦地的雪,
九月九日只是让鬓边增添霜白。
霞光洒在水面上,沉浸在暮色之中,
树木在金色气息中呈现秋光。
楼前的野菊花不算很多,
一场雨后再开出一片黄花。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梦符,号清风,唐代诗人,生于四川,后居长安。薛逢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九日郡斋有感》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因身处喧嚣的郡斋,思绪纷扰,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有着深刻的感悟。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圆,诗人在此时的感慨,更显孤独和对人生的思索。
薛逢的《九日郡斋有感》是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描绘秋天的景色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白昼和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索,仿佛在说即使白天再长,夜晚依旧会更漫长,时间的流逝让他倍感压力。接下来的三句提到秦地的雪与鬓边的霜,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岁月的无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秋天的美丽。霞光和暮色交织,树木透出金色的光辉,自然的美和生命的气息在此刻交汇。最后,野菊虽不多,却在雨后重开,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和希望,尽管岁月流逝,生命仍会在某个时刻重新焕发活力。这种抒情与写景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又不失自然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秋天的美丽与生命希望的赞美,寄托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三冬”是指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D. 秋季
诗人通过什么象征来表现岁月的流逝?
A. 水文
B. 鬓畔霜
C. 野菊
D. 秋光
“一雨重开一番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绝望
D. 惆怅
将《九日郡斋有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薛逢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而王维则以宁静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内心的安宁与和谐。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所长,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