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2:20
宿山庄
——骆宾王
金陵一超忽,玉烛几还周。
露积吴台草,风入郢门楸。
林虚宿断雾,磴险挂悬流。
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
牵迹犹多蹇,劳生未寡尤。
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
在金陵的高处,忽然间看到了月光如同玉烛般闪烁,几度回望又似乎在回旋。露水洒落在吴台的草丛,秋风轻拂,吹入郢门的梧桐树中。树林间薄雾缭绕,夜宿时分,艰险的山径上水流悬挂。拾起青色的物品非汉代的策略,化为黑色的衣裳如同秦代的裘衣。牵挂的痕迹依旧多障碍,辛劳的生活却未曾少有遗憾。唯有在这他乡的梦中,空旷的山中明亮的月光映照着秋天的夜色。
骆宾王,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骈文和五言诗闻名。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受到推崇,曾被誉为“少年天子”。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
《宿山庄》创作于骆宾王晚年,他在异乡游历时写下此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慨。
《宿山庄》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诗中描绘了金陵的夜色,月光如烛,露水湿润草丛,轻风拂过梧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尤其是“林虚宿断雾,磴险挂悬流”一句,生动展现了夜晚山间的幽静与险峻,体现了自然的神秘和无常。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宏观的自然景观,又有微观的个人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诗意。
此外,诗人通过“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命运的感慨,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理想的落空,给人以沉思。最后一句“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则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清新的情感基调。
诗中“金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成都
诗中提到的“玉烛”象征什么?
A. 烛光
B. 月光
C. 太阳
D. 星星
“牵迹犹多蹇”中“蹇”字的意思是:
A. 便捷
B. 障碍
C. 贫穷
D. 明亮
《夜泊牛渚怀古》与《宿山庄》均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夜泊牛渚》更侧重于历史的追忆,而《宿山庄》则着重于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多样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