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7:16
柳梢青•赋菊,赠华阳朱懋先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寿客精神。西风帘外,几度朝昏。
骨换丹成,回灯就影,带雨移根。
霜边多少春痕。任澹澹无言似人。
不厌相看,蓉城秋锦,玉垒晴云。
整首诗的意思是:寿星的精神依然健在,西风吹动帘子,已经经历了多少次的朝夕更替。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灯下的影子依旧,雨中带着根基的变化。霜边留下了多少春天的痕迹,任凭那淡淡的无言就像人一般。不厌倦地相互欣赏,蓉城的秋天如锦绣般美丽,玉垒的晴云如画一般。
陈匪石(约1650-约1700),清代诗人,字云卿,号匪石,晚号匪石山人。生于明末,经历了满清入主中原的历史变迁,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柳梢青•赋菊,赠华阳朱懋先》是陈匪石在赠友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生命、时间的思考。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和坚韧,诗中提到的菊花也隐含了对友人品质的赞美。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景色与人生的哲思。开头以“寿客精神”引出,隐含着对长寿的祝愿,接着描绘西风中的帘幕,传达出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骨换丹成”的表达,诗人用意象暗示了人生的变迁与无常,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回灯就影”则是一种回忆的象征,灯下的影子让人思绪万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随着“带雨移根”的出现,诗人将自然的生长与人生的坚韧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诗中“霜边多少春痕”的描写更是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仿佛在告诫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不厌相看,蓉城秋锦,玉垒晴云”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平和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与对友谊的珍视。
寿客精神。
西风帘外,几度朝昏。
骨换丹成,回灯就影,带雨移根。
霜边多少春痕。
任澹澹无言似人。
不厌相看,蓉城秋锦,玉垒晴云。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和友谊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与珍惜的情感。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探讨人生的无常与珍贵。
“寿客”在诗中指的是谁?
A. 朋友
B. 长寿之客
C. 诗人自己
D. 自然界的生灵
“西风帘外,几度朝昏”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现象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美好
D. 友谊的深厚
诗中提到的“蓉城”是指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成都
C. 南京
D. 西安
以上内容为对《柳梢青•赋菊,赠华阳朱懋先》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