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56
虞美人
作者: 夏承焘 〔近代〕
西风末到秋先到。
诗比秋还早。
黄姑匿笑晚来晴。
多谢老仙遥念隔河星。
水花欲睡人初定。
谁唤栖鸥醒。
湖天忽涌月如轮。
照见望山桥上两吟身。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的意境,西风虽未到,但秋天的气息已经先行。诗的灵感似乎比秋天更早降临。黄姑(指黄昏的女神)在傍晚的晴天里偷偷地笑着。感谢那位老仙人,他在遥远的地方挂念着我,仿佛隔着河流的星星。水面的波花似乎快要沉睡,而人们刚刚安定下来。是谁在唤醒栖息的鸥鸟?湖面上忽然涌现出如同圆月一般的光辉,照见我和友人桥上吟诗的身影。
本诗中提到的“老仙”,可以理解为对远方智者的怀念,带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如“月如轮”,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着圆满与团圆。
夏承焘(1879-1945),字云飞,号风舫,江苏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值宁静的时节,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个人的情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的开头以“西风末到秋先到”引入,给人一种秋天即将到来的紧迫感,诗人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黄姑匿笑晚来晴”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展现了秋天的温暖和宁静。诗中提到的人物和意象,如“老仙”和“栖鸥”,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情感更为深邃。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描绘了明月照耀下的桥身,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感伤和对生命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好的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诗中“西风末到秋先到”意指什么?
A. 秋天已经到来
B. 秋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C. 西风已经到来
答案: B
“水花欲睡人初定”中的“欲睡”是指什么?
A. 水面平静
B. 水花在安静的状态
C. 水面波动
答案: A
诗中的“老仙”象征着什么?
A. 诗人自己
B. 远方的智者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