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49
晚泊湖口
作者:王念孙 〔清代〕
落日澹湖津,远水平于掌。
云间万树浮,天末孤烟上。
靡靡渚花静,摵摵蒹葭响。
空翠漾我舟,川光夕滉漭。
遇物聊自适,地僻任俯仰。
清风左右来,习习形神爽。
浩歌酌余霞,曲尽延幽赏。
睇彼孤雁飞,独掠平芜往。
落日映照在湖面上,远处的水面如掌心般平静。
云间万树如浮动的影子,天边孤烟袅袅升起。
静谧的沙洲上花儿轻轻摇曳,芦苇丛中沙沙作响。
清新的翠色荡漾在我的小舟上,夕阳的光辉在水面上荡漾。
遇到这些景物,心情自然舒适,身处偏僻之地任自己仰望俯视。
清风从左右吹来,习习的微风让人神清气爽。
我高歌着,饮着余霞,曲调尽兴延续着幽雅的赏玩。
远处孤雁飞过,独自掠过平坦的芜苇。
本诗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孤雁”有象征孤独与自由飞翔的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王念孙,清代诗人,字希孟,号竹山,晚号怀庐,江苏常熟人。王念孙为清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曾在清朝担任官职,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常蕴含哲理,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晚泊湖口》创作于清代,正值王念孙仕途之余,在自然美景的影响下,感受到夕阳西下时的宁静与悠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晚泊湖口》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湖边美景的赞美与感慨。首句“落日澹湖津”以落日为引子,描绘出湖泊的宁静与清澈,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云间万树浮”和“天末孤烟上”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展现了夕阳下的湖面与天空相融的壮丽景象。
在诗的中段,诗人用“靡靡渚花静,摵摵蒹葭响”描绘了湖边的植物,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美感,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尤其是“蒹葭响”一词,传达出自然中的细微变化,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最后几句“浩歌酌余霞,曲尽延幽赏”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通过描绘晚霞与湖面、孤雁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在。
诗中“靡靡渚花静”中的“靡靡”指的是什么样的状态?
A. 喧闹
B. 静谧
C. 热烈
D. 迷离
“清风左右来”中的“左右”指的是什么?
A. 方向
B. 身体
C. 风的力量
D. 物体
诗人通过“孤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自由
B. 伤感与思念
C. 快乐与幸福
D. 愤怒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