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01
抛球乐
长筌子 〔元代〕
细开根基妙道,几人深知。自大朴初分,剖散洪蒙,画八卦帝尊伏牺。
辨百草功显神农,播稼穑德布华夷。次后运启轩辕,圣明宣教,诸方吐瑞芝。
感遐荒奠枕,清宁万国,更迤逦求道,七十馀师。
从此阐淳风,降后代神仙出世机。既到今日,不悟群迷。
总被利名驱驰。独余摆脱羁縻。任落魄南北与东西。
壶中景,真消息,三火烹煎坎离。
杳冥恍惚,谁信有纯阳龙飞。
斡开玉户金关,祥烟瑞气,红云罩紫微。
听无弦雪曲,仙音韵正美,见日月配合,结就刀圭。
功满大丹成,便拂袖长生路上归。
住天宫快乐,武陵瑶池。
这首诗开头提到,细致地探讨了深奥的道理,真正理解的人又有几位呢?从“大朴”初分时,天地混沌未开,像八卦图一样,帝王和伏羲的智慧显现出来。神农辨别百草,让农耕文明在华夷之间传播。接着,黄帝的运势开始,圣明的教导让各地都出现了祥瑞之兆。
遥远的荒原恢复宁静,万国安宁,更加向往修道之士,传承的师傅有七十多位。从此宣扬清新之风,带来后代神仙出世的机缘。到了今天,依然有许多人不明白真理,反而被名利驱动,独自挣脱束缚,任凭自己在南北东西间漂泊。
壶中景象,是真实的消息,三种火焰在坎离之间煮沸。模糊而恍惚,谁会相信有纯阳之龙飞翔?打开玉门金关,祥和的烟云,红色的云彩笼罩着紫微星。
听着无弦的雪曲,仙音韵律美妙,日月交相辉映,形成刀圭的样子。功成的大丹已成,便拂袖归往长生之路,住在天宫之中,享受武陵的快乐。
作者介绍
长筌子,元代诗人,擅长道教文化的诗作,作品多以哲理和修道为主,反映出当时社会对道教的追求与向往。
创作背景
《抛球乐》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之际,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道理的深入探索和对长生的向往,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抛球乐》是一首充满哲理与道教思想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宇宙起源、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对大道理的追求与探讨。开头部分,诗人用“细开根基妙道”引出对深刻道理的探索,接着提到伏羲与神农等历史人物,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农耕文明的发源。诗中提到的“祥烟瑞气,红云罩紫微”,则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祥和的气象,表达了对和谐世界的向往。
诗中反复出现的“不悟群迷”、“利名驱驰”,则揭示了人们在追逐名利过程中迷失自我,失去了对真理的追求。诗人用“壶中景”与“三火烹煎”暗示修道的过程与成就,最终归隐于“天宫快乐”的理想境界,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观念。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象丰富,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邃与哲理的悠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宇宙的和谐,表达了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具有强烈的哲学色彩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道理的深奥与人们在追逐名利过程中迷失自我的现象。诗人通过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结合,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抛球乐》中的“大朴”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神农”主要是代表什么?
“壶中景”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抛球乐》更侧重于哲理与道教思想,而《将进酒》则强调享乐与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