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5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52:18
《静夜思》
〔李白〕
古诗词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床前洒下的月光,
让我怀疑是地面上的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头却思念起家乡。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与无奈,类似于早期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诗作多以豪放、奔放著称,常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个人的情感。
《静夜思》写于李白流亡生涯中的某个夜晚,月明之夜,作者在异乡感受到孤独,因而对故乡产生了深深的怀念。这首诗反映了游子对故乡的思恋和夜晚的静谧。
《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简短却饱含深情。诗的开头以“床前明月光”引入,描绘出一个明亮而静谧的夜晚场景。月光的清澈和明亮,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但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接着“疑是地上霜”的修辞,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洁白,还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之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直白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抬头仰望月亮,月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成为了游子心灵寄托的对象。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句,展现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反映了游子无奈与渴望归乡的心情。
《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床前明月光”是如何描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