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1:18
齐天乐七首 其一
作者: 蒋敦复 〔清代〕
杏梁燕去芳巢冷,佳人即今何在。
草没朱门,尘封碧瓦,风雨绿纱窗坏。
繁华易改。叹一梦成烟,万花如海。
漫与云齐,迢迢西北暮愁外。
满湖尚流粉水,瘦蛾都掩了,远岫凝黛。
脂溢香销,妆台镜坠,十斛量珠难再。
明蟾又挂。剩寂寂帘衣,玉钩敲碎。
悄立星鬟,夜深摇翠佩。
燕子离去了,杏树下的巢已经冷清,
那位美人如今在哪里呢?
朱门外的草已经没过,尘埃封住了碧瓦,
风雨中,绿纱窗也坏了。
繁华的场景容易改变,叹息一场梦已成烟,
万花如海般的美景如同梦幻。
漫无目的与云朵齐飞,
在遥远的西北,愁苦的黄昏之外。
湖中仍流淌着粉色的水,
薄蛾都掩映着,远山如黛。
脂粉的香气消散,妆台上的镜子坠落,
十斛量的珍珠也无法再得。
明月又高挂,
只剩下寂寞的帘子,玉钩已经敲碎。
悄悄地立着,星星的发髻,夜深时摇晃着翠绿的佩饰。
作者介绍:蒋敦复,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感情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自然景色及人间悲欢。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齐天乐七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描绘了一个离别后的冷清场景,燕子离巢、佳人不在,象征着过往的美好已不复存在。诗人在“草没朱门,尘封碧瓦”中,隐喻了繁华的消逝与生命的无常,情感深邃且沉重。
诗中“繁华易改,叹一梦成烟,万花如海”表现了对梦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似乎在诉说着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惋惜。湖面流淌的粉水,薄蛾的掩映,远山的黛色,构成了一幅淡淡的忧伤画卷。最后,诗人以“悄立星鬟,夜深摇翠佩”结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氛围,令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情感深度。例如,“一梦成烟”形象地表达了流逝的时光与美好的消逝。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佳人即今何在”中的“佳人”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繁华易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满湖尚流粉水”中的“粉水”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