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1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16:11
却入泗口
作者: 李绅 〔唐代〕
洪河一派清淮接,
堤草芦花万里秋。
烟树寂寥分楚泽,
海云明灭满扬州。
望深江汉连天远,
思起乡闾满眼愁。
惆怅路岐真此处,
夕阳西没水东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秋天景象。洪河与清淮在此相接,河岸边长满了草和芦花,秋意浓厚。远处的烟雾笼罩着树木,分隔了楚地的泽国,海边的云彩时而明亮时而黯淡,映衬着满扬州的风光。望着远方的江汉水,似乎连天也在延伸,乡村的思绪涌上心头,满眼愁绪。此时此刻,站在岔路口,感到惆怅,这片土地正是我所处之地,夕阳西沉,水流向东,时光悄然流逝。
作者介绍:李绅(约792年-865年),字季长,号白云,唐代诗人,生于山西,后移居江西。李绅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李绅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与乡愁的纠葛后,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诗中所描绘的江河景象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却入泗口》以清新而深沉的意境,描绘了秋天的江河景色,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开篇以“洪河一派清淮接”描绘了两条大河交汇的壮丽景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仿佛将读者带入那个辽阔而宁静的秋日午后。接下来的“堤草芦花万里秋”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秋天的萧瑟与宁静,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烟树寂寥分楚泽,海云明灭满扬州”的句子则转向了生活的孤寂,远方的云彩时而明亮时而黯淡,恰似人生的起伏,寓意深远。接着,诗人通过“望深江汉连天远,思起乡闾满眼愁”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江水连天的广袤与乡愁的浓烈形成鲜明对比,情感愈加深厚。
最后两句“惆怅路岐真此处,夕阳西没水东流”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结束,全诗在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中收尾,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整首诗虽描绘自然景色,但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歌颂,更是对人生、乡愁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洪河一派清淮接”中提到的两条河流是:
A. 黄河与淮河
B. 长江与汉江
C. 决策与决策
诗中提到的“夕阳西没”象征:
A. 生命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惆怅路岐真此处”中的“岐”指:
A. 交叉的道路
B. 一种植物
C. 迷失的方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