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00:34
六和塔
作者: 韩是升 〔清代〕
琳宫金碧灿,峻极远尘嚣。
天水空中合,云山望里遥。
一江分两浙,孤塔耸层霄。
会待秋风至,还来看弄潮。
这首诗描绘了六和塔的壮丽景色。琳琅满目的宫殿闪烁着金碧辉煌的光彩,塔高耸入云端,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天与水在空中交融,云与山在远方相望。一条江水将两岸的浙江分开,孤独的塔屹立在高空之中。期待秋风到来时,再次来此观潮。
六和塔位于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塔,建于南宋时期。它不仅是一座名塔,更是一处风景名胜,象征着杭州的文化与历史。诗中提到的“弄潮”指的是钱塘江潮,潮水壮观,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韩是升,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关注自然景色,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自然之美。
创作于清代,正值南方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六和塔的壮丽风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六和塔》通过对六和塔及周围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开篇两句“琳宫金碧灿,峻极远尘嚣”,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塔的壮丽与远离尘世的宁静,构建出一种超然的意境。接下来的“天水空中合,云山望里遥”,则将视线引向更广阔的天空和远方的山脉,表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美感。
“一江分两浙,孤塔耸层霄”将六和塔置于自然的宏大背景之中,突出了塔的孤傲与高耸,象征着人类智慧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会待秋风至,还来看弄潮”,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敏感与对生命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宏观的自然描绘,又有细腻的人文关怀,呈现出一种优雅的诗意,彰显了韩是升作为清代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六和塔自然美的赞美,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人世繁华的淡然。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的情感基调。
“琳宫金碧灿”中的“琳宫”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宫殿
B. 一种花
C. 一种乐器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孤塔”象征了什么?
A. 孤独与高远
B. 富丽堂皇
C. 破败与衰落
答案:A
诗中“会待秋风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未来
B. 失望与悲伤
C. 无所谓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