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1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14:10
满江红 立夏步冰持送春原韵
作者: 潘榕 〔清代〕
鴂后蝉前,早又过清和时节。
春去也蝶犹寻梦,鹃犹啼血。
玉树歌残檀板搁,
金铃索断花幡撤。
负年年一片惜芳情,
痴憨绝。
庭院静,炉香歇。
家山远,天涯客。
把吟哦借此,销磨岁月。
诗好只留供鬼唱,
韵奇偏要教侬叠。
遣闲愁字句细商量,同磋切。
在早春的日子里,杜鹃鸟已鸣叫,蝉声还未传来,清和的时节已经过去。春天虽然离去,但蝴蝶依然在寻梦,杜鹃依旧在啼叫,仿佛在流泪。玉树的歌声已经消失,檀板也被搁下,金铃的索子断了,花幡被撤去。每年我都怀念这份对春天的情感,痴傻至极。
庭院里静悄悄的,炉香已然熄灭。我的故乡遥远,我却身在天涯。借着吟哦的机会,消磨着岁月。好诗只留下供鬼神唱和,奇特的韵律偏要教你叠加。闲愁的字句细细商量着,像是在一起切磋。
潘榕,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语言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闻名。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婉约,往往蕴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满江红》创作于立夏时节,正值春天即将结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时间的思考。
《满江红 立夏步冰持送春原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鴂后蝉前”的开头便给人一种春意已逝的感觉,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逝去的怀念。
诗中“春去也蝶犹寻梦,鹃犹啼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离去留下的惆怅。蝴蝶和杜鹃鸟的意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接下来的“玉树歌残檀板搁”,则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消逝和美好的失落。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在庭院的静谧中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家山远,天涯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身处他乡的孤独感。最后的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诗歌成为他消磨岁月、寄托情感的方式。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思,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鴂后蝉前,早又过清和时节。
表达春天的结束,杜鹃先鸣,蝉声尚未到来,象征着季节的更迭。
春去也蝶犹寻梦,鹃犹啼血。
春天已经过去,但蝴蝶依旧在追寻梦境,杜鹃鸟依然悲鸣,表明对失去的春天的怀念。
玉树歌残檀板搁,金铃索断花幡撤。
美好的乐曲已然消失,乐器被搁置,象征着欢乐的结束。
负年年一片惜芳情,痴憨绝。
每年对春天的留恋,显得痴傻而无奈。
庭院静,炉香歇。
寺院的宁静和香炉的熄灭,反映出孤独和寂静。
家山远,天涯客。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身为客人的孤独感。
把吟哦借此,销磨岁月。
以吟唱来打发时间,抒发情感。
诗好只留供鬼唱,韵奇偏要教侬叠。
诗歌虽然好,却只给神灵唱,奇特的韵律要传授给他人。
遣闲愁字句细商量,同磋切。
细细商量闲愁的字句,像是在进行切磋。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离去与对故乡的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中提到的“鴂”指的是哪种鸟?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来消磨岁月?
诗中的“庭院静,炉香歇”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与《春望》相比,潘榕的诗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杜甫的《春望》则表现出更为激昂的爱国情怀。两者均反映了诗人对时代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