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3:30
才士畴能与节俱,拾遗忠谅古今无。
宁甘忧愤名诗史,不愿疏狂学酒徒。
天子蒙尘灵武困,小臣避地草堂孤。
最怜蜀道崎岖日,吟尽穷愁有鹧鸪。
才俊的士人能够与节操共存,忠诚和谅解的遗志在古今之间没有缺失。
宁愿承受忧愤而获得名垂诗史,不愿像酒徒那样疏狂放纵。
天子在蒙尘之中,灵武之地受到困扰,小臣只得隐居于草堂之中孤独度日。
最让我怜惜的,是蜀道崎岖的日子,吟唱尽了穷愁,却有鹧鸪的鸣叫相伴。
黄绍统(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自觉。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值国家动荡、士人失落之际,诗人通过反思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忠诚与节操的坚持,以及对现状的忧虑。
《杜工部》展现了黄绍统对士人节操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古今忠谏士人的追溯,强调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于“宁甘忧愤而不愿疏狂”的选择,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持。这不仅是对自我理想的坚守,更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蜀道的艰难与鹧鸪的鸣叫,象征着士人处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仍希望通过吟咏来抒发内心的愁苦,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浓郁,意境深远,体现了黄绍统作为清代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黄绍统对士人节操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才士”指的是:
a) 有才华的士人
b) 酒徒
c) 农民
诗人宁愿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 疏狂放纵
b) 忧愤不平
c) 退隐草堂
“蜀道”在诗中象征:
a) 快乐
b) 艰难
c) 富饶
黄绍统与王维的诗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但黄绍统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王维则倾向于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