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6: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24:20
劳生同逆旅,何处是他乡。
渐听人声改,才知客路长。
买舟彭蠡月,回首洛桥霜。
指却飞花笑,闲身尔亦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身为游子的他,常常感到孤独和迷茫。他和同伴在逆风的旅途中,不知自己的家乡究竟在何方。渐渐地,他听到周围人的声音变得陌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行走的路途是多么的漫长。他在彭蠡湖上买了一只小舟,回首看到洛桥上的霜雪,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指着空中飞舞的花瓣,他笑着说,闲暇的身心其实也在忙碌。
陈恭尹(约1540-1626),明代诗人,字仲明,号逸斋,晚号杜门,籍贯福建。曾任职官,后辞官归隐,专心于文学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作于诗人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明代社会动荡,诗人经历了不少人生的起伏,感受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迷茫。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劳生同逆旅”引入,揭示了旅途的艰辛,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逐渐感受到异乡的陌生和自己身处他乡的孤独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听到人声的变化,也反映出他内心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旅途的无奈。
“买舟彭蠡月”一句,令人联想到水面上的皓月,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增添了诗的意境。此时,诗人回首洛桥,看到寒霜,心中感慨万千,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追忆。最后以“指却飞花笑”作结,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尽管生活在忙碌和思虑中,他依然能够找到片刻的欢愉,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游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豁达。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示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劳生同逆旅”意指:
A. 生活的艰辛
B. 旅行的快乐
C. 归乡的希望
“回首洛桥霜”中的“洛桥”是指:
A. 一座著名的桥
B. 诗人的故乡
C. 旅途中的一个景点
诗中提到的“飞花”象征着:
A. 时间的流逝
B. 生命的结束
C. 快乐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