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5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54:51
《临江仙·四愿弘深垂教纲》 作者: 山主 〔元代〕
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
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
值难逢应称圣号,他心慧眼痴知。
焚香礼念降灵威。神通如电,
四个愿望深远而广泛地传授教义,心中怀有喜乐和慈悲。
愿把众生从痛苦的河流和大海中救渡,帮助他们脱离迷惑。
水与生灭之间,彼岸的菩提境界已经达成。
在这难得的时刻,应该称颂圣号,他人用智慧的眼光洞察无知。
焚香礼拜,祈求降临灵的威力,神通如同电光闪烁。
山主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作品多为表达佛教思想的词作。其作品常常强调慈悲和救度的理念,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情怀。
此词作于元代佛教教义传播盛行的时期,诗人以其深厚的佛教修为和对众生的关怀,表达了对教义的推崇和对众生的祝福。
《临江仙·四愿弘深垂教纲》是一首充满佛教思想的诗词,诗人通过深刻的愿望表达了对众生的慈悲与关怀。全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开篇的“四愿”不仅是对教义的总结,也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中提到的“爱河苦海”象征着人生的苦难与烦恼,而“水离生灭”则是对生死轮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焚香与礼念的动作,展示了对灵性力量的崇敬,表达了对神的信仰与依赖。最后的“神通如电”则以形象的比喻将佛教的超凡神力具体化,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修行体验,也有对众生的关怀,体现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宗教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四个愿望表达对众生的关怀与救度,呼唤人们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信仰,强调慈悲、觉悟与灵性力量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四愿”主要是指什么?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众生的祝福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爱河苦海”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快乐
B. 生活的痛苦
C. 自然的风光
D. 个人的成就
诗中提到的“神通如电”是形容什么?
A. 人的智慧
B. 神灵的超凡能力
C. 自然现象
D. 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