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5:55
闻杜鹃二首
作者:雍陶 〔唐代〕
碧竿微露月玲珑,
谢豹伤心独叫风。
高处已应闻滴血,
山榴一夜几枝红。
蜀客春城闻蜀鸟,
思归声引未归心。
却知夜夜愁相似,
尔正啼时我正吟。
第一首:
月光下,碧绿的竹竿微微露出光辉,谢豹(指杜鹃)在孤独中悲鸣,呼啸着风声。高处的杜鹃已经听到滴血般的悲鸣,山里的榴花一夜间开出了几枝红花。
第二首:
来自蜀地的游客在春城听见了杜鹃的鸣叫,思乡的情绪被它的声音牵引,心中无法平静。却知道每晚的愁苦都是相似的,你在啼鸣的时候,我正吟唱着忧伤的诗篇。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唐代诗歌中颇具代表性,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杜鹃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闻杜鹃二首》通过对杜鹃鸣叫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孤独的感受。诗中的意象如“碧竿”、“滴血”、“山榴”等,均渗透着浓厚的春意,暗示着生与死、离别与重聚的主题。首诗的开头通过月光照耀下的竹竿和杜鹃的悲鸣,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美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第二首则更为直接地描绘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整首诗在情感上倾向于忧伤与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杜鹃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诗人心灵的回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无法言说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杜鹃鸟的啼鸣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浓厚的情感氛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测试
杜鹃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碧竿”指的是什么?
“尔正啼时我正吟”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