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2: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17:08
楮先生共竹君子,巧制人人买聚头。
宜画宜书争月旦,可舒可卷剧风流。
层层曲似屏痕展,幅幅轻如帆影收。
安得一挥驱酷吏,清风从此遍南州。
这首诗表达了对折扇的赞美,诗中提到以楮树和竹子制作的折扇,巧妙的工艺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折扇不仅适合绘画和书写,还能在风中舒展与卷起,显得风流倜傥。扇子的层层曲线如同屏风的痕迹,轻盈如同帆影一般。诗人希望借助扇子的轻盈一挥,驱逐那些残酷的官吏,带来清风,使南方的大地清爽宜人。
荣汝楫(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士骥,号惟斋。他生活在清代,作品大多反映了清代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这首《折扇》产生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流行使用折扇,折扇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文人身份的象征,常用来表达个人情感和风雅之趣。通过对折扇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自由、清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折扇》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折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在生活中的多重功能和文化象征。诗的开头以“楮先生共竹君子”引入,强调了折扇的材料,既有自然之美,又承载着人文情趣。接下来的“宜画宜书争月旦”,则展现了折扇作为文人工具的双重性,既可以用于书写,也可作为绘画的载体,体现了文人风雅的生活方式。
在形式上,诗人运用层层叠叠的意象,描述折扇的轻盈和灵动,如“层层曲似屏痕展,幅幅轻如帆影收”,使得折扇的形态生动而富有诗意。最后的“安得一挥驱酷吏,清风从此遍南州”,则是对理想政治的渴望,通过折扇的轻盈一挥,象征着对不公与压迫的反抗,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折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希望,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折扇是由哪两种材料制作的?
A. 木材和铁
B. 楮树和竹子
C. 纸和布
D. 玻璃和塑料
“安得一挥驱酷吏”中“酷吏”指的是?
A. 优秀的官员
B. 残酷的官吏
C. 贫穷的百姓
D. 和蔼的长者
诗中提到的“清风”象征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自由与美好生活
C. 纷乱的世道
D. 个人的悲伤
可对比王维的《鸟鸣涧》,虽然题材不同,但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理想的追求。王维通过简约的描写展现宁静的自然,而荣汝楫则通过折扇展现人文的情趣,两者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