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05:25
飞镜露云头。金波水面浮。水晶宫今夜中秋。唤取官奴吹玉笛,香雾湿,锦云留。二客亦风流。螂川泛小舟。问何如赤壁黄州。坡老有灵应鼓掌,天地寄浮蝣。
在皓月照耀的夜空下,飞镜般的露水悬挂在云头,金色的波光在水面上荡漾。今年的中秋佳节,我在水晶宫中,唤来官奴为我吹奏玉笛,香雾弥漫,锦绣的云霞在空中留驻。两位客人也都风流倜傥,正在螳螂川上划着小舟。我好奇地问道:这次游玩如何与赤壁和黄州相比?我想,坡老若在,定会为我们鼓掌,天地间都寄托着浮萍般的游子情怀。
杨慎(1488-1559),字用之,号止庵,明代晚期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与书法。他的作品常以清丽脱俗著称,具有人文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情感。
《唐多令 中秋与夺客泛舟》创作于中秋佳节,作者与友人一同泛舟,借此抒发对节日的感慨与对历史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与对当下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以中秋夜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喜悦与对友人相聚的珍视。开头以“飞镜露云头”描绘了明亮的月光与清新的空气,营造出一种清丽的意境。接着,作者通过“金波水面浮”展现了水面的波光粼粼,增强了视觉的美感。词中的“水晶宫”更是将自然景色与神话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唤取官奴吹玉笛”,不仅表现出诗人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雅士风范。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与友人的互动,展现出他们的风流潇洒,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结尾部分提到“坡老”,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隐喻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交织的手法,使整首词充满了层次感与深意。
整首词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美景与友人相聚的快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宁静、优雅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官奴”指的是什么?
“坡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用哪个意象比喻月亮?